春赏“中国白” 内蒙古博物院“器成天下走”德化窑瓷器展导赏

时间:2022-02-04 浏览次数:8302

  中国瓷器久负盛名,数不尽的精美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远赴海外。这件造型别致的瓷器是一件熏炉,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马可波罗熏炉”。

图片.png

明德化窑马可波罗熏香炉

  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知此刺桐城(今福建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除此港外,他港不制此物,购价甚贱”。
  据研究,瓷器的英文单词Porcelain就是因马可波罗考察德化白瓷而得以沿用至今的,德化白瓷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大量销往欧洲,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学者将其称为“马可波罗瓷”,因凝脂润玉的质感,也被欧洲人誉为“中国白”。
  “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德化白瓷晶莹剔透之冰玉本色,彰显其文化交流交融之深层次内涵,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德化白瓷具体在哪里烧造?又有哪些类型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走近温润的“中国白”。
  历史渊源

图片.png

  德化县地处福建中部,泉州市西北,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矿藏,尤其是广泛分布的高岭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德化成为了烧造瓷器的绝佳之地。
  德化的制瓷历史可追溯至唐末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开始兴盛,以烧造青白釉、酱釉瓷为主,产品经由泉州港源源不断销往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元代,泉州港发展为“东方第一大港”,外销瓷在德化瓷器生产中所占比重更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盛赞德化瓷器“既多且美”。明代德化窑生产出最具代表性的白釉瓷器,瓷质细腻坚致,仿若白玉,时人称“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

图片.png

德化屈斗宫遗址

  北宋时期,德化的陶瓷业已相当发达,“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描绘的就是当时德化县陶瓷作坊遍布乡里的情景。位于德化县的屈斗宫窑遗址就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古外销瓷遗址之一,1976年由福建省德化县古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队进行科学发掘,揭露出一条坡长57米,有17间窑室,14个窑门,结构较为完整的窑炉,出土了6000多件完、残器物和烧制工具。
  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大多对居室的陈设非常重视,所选用的陈设器皿直接体现了主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的不同理解。
  德化窑作为陈设的供器多仿照青铜等金属器皿。常见鼎、簋、觯、匜、斝、爵等造型,多装饰以模印的云雷、饕餮、窃曲、龙凤等图案,古朴稳重,格调典雅。

图片.png

明德化窑印花双耳四足方炉

图片.png

明德化窑白釉双兽首耳炉

图片.png

银花双耳炉

  文房是历代文人雅士心灵的栖息地,读书抚琴,吟诗作画,焚香品茗,悠然自得。
  文房用品则成为文人案头必不可少的工具。瓷制文具是德化瓷器的传统产品,主要有砚台、笔筒、笔架、笔洗、水注、镇纸、印章、印盒等。

图片.png

明德化窑镂空笔筒

图片.png

明德化窑荷叶洗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德化窑工利用瓷土的特点,加工配制精心设计,大量地制作雕塑造像艺术作品。
  制作人物瓷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模制人物:主体部分模印制成,有的分前后两部分或上下两部分合模而成,其头和手单模另制,经加工修饰后再插入衔接构成整体。
  捏塑人物:直接手捏,塑像形成后,带有明显的指纹痕迹。
  雕塑人物:内部大多用刀挖成空心,在主体形成的基础上,细部的装饰多另行加工刻画而成。

图片.png

德化窑陈振义塑和合二仙瓷像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不仅喜爱美食,对饮食器皿也十分讲究。德化窑作为酒、茶兼用的杯盏类器物,多与唐宋以来的同类金银器造型相似。
  仿照青铜爵加以改造的爵形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其器身往往堆贴梅花,故民间俗称梅花杯。

图片.png

明德化窑白釉贴梅椭形杯

图片.png

明德化窑刻诗八弧杯

  欣赏完这些“中国白”,你是否好奇在博物馆中还有哪些惊喜呢?下面请跟随着这份“春赏中国白”,来博物馆赏瓷吧,完成导赏学习单后还可以获得一份小礼物哦!

图片.png

图片.png

  礼物兑换须知
  兑换时间:2月4日(正月初四)-2月15日(正月十五)
  活动对象:12岁以下青少年,每组家庭限兑换一个。
  兑换方式及地点:请凭填写完整、内容正确的导赏学习单至内蒙古博物院游客服务中心领取纪念品1个。
  参考文献:
  [1]叶文程:德化屈斗宫窑址的调查发现[J].文物,1965(02):26-35。
  [2]陈玲:马可波罗“中国白”细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
  [3]叶可:火舞——致德化屈斗宫窑址[J].泉州文学,2017,(02):68-70。
  [4]居晴磊:浅析“和合二仙”的文化象征意义[J].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0。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