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多措并举加强文物保护修复

编辑:蒋丽楠 郑妙

时间:2024-11-27 浏览次数:3616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内蒙古博物院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

  文保工作常态化,筑牢馆藏文物守护根基

  稳步推进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2024年已完成120件(套)馆藏文物修复养护工作,最大限度保证文物保存、展览安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131件(套)馆藏脆弱文物、珍贵文物信息,用于后期文物潜藏病害防治研究。

image.png

image.png

文物保护修复常态化工作

  完成300件(套)馆藏文物保存现状评估,并对“长城两边是故乡”、“拓跋鲜卑史诗之路”等10个外展的文物提出展览环境条件要求、运输注意事项,对不适宜外展文物进行调换,有效保证文物外展安全。

image.png

文物保存现状评估

  举办 “小小修复师——瓷器修复体验”活动3期,通过文物修复室实地参观、知识点讲解、修复体验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image.png

“小小修复师”活动

  深化馆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完备的文物保护修复室及配套设施、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内蒙古工作站等优势,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高校围绕文物保护项目申报、科研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

image.png

  11月21日,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2024 文物保护与利用博览会在成都开幕,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联合陕师大文保中心、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参展。

image.png

文物保护工作成果推介

  我院文物保护部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学院达成共识,将在开展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培养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共享平台等方面展开合作。

image.png

院藏青铜器在内师大科技史学院进行探伤拍摄

image.png

院藏皮质文物在内师大科技史学院进行显微形貌观察

  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文保人才梯队建设

  以培训、调研、老带新、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助力文物保护人才的专业提升和全面成长。11月,我院文物保护部选派纺织品修复人员参加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和鉴定能力提升培训班。

  通过系统学习,参训人员在纺织品文物保护理论知识、实操技能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了解到丰富的案例和行业前沿动态,也为我院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新经验和启示。

image.png

image.png

  积极申报项目,提升文物保护科研能力

  今年,内蒙古博物院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和皮制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被列入《全国馆藏青铜器、纺织品、木器漆(简牍)保护修复计划》。文物保护部将严格项目申报程序,编制保护修复方案,扩大与盟市博物馆、周边各省市博物馆合作,推进项目顺利进行。

image.png

与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专家座谈

image.png

查看壁画现状

  积极发挥我院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内蒙古工作站平台的优势,加强馆藏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工作推进。现已计划依托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申报《后德胜元代墓葬壁画保护》项目。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神圣坚守。内蒙古博物院文保工作者将继续守护好珍贵文化瑰宝,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用文物的力量筑牢文明的根基,书写文化的未来。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