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 | 科技赋能 让文物“活“起来

编辑:蒋丽楠 郑妙

时间:2025-01-16 浏览次数:30

  一、启动珍贵文物数字化项目,壮大文物数字库

  为满足文物保护信息化需求,充分借鉴博物馆现有数字化建设基础和实践经验,内蒙古博物院启动珍贵文物数字化项目,利用先进的扫描、摄影及三维建模技术,采集文物的原始数字化信息,加工成为文物三维模型及其他可视化数字资源,已完成700余件文物信息采集。同时,稳步推进“瓷器类文物三维采集展示”项目,完成我院二维、三维数字文物1720件套整理、存储、备份入库。

image.png

image.png

  二、加强文物数字化建设,推出多样化数字产品

  在官网设置“数字文博”专栏,打造“梦幻契丹”、“文明曙光”、“边关岁月”、“交融汇聚”等10个线上数字主题展,上线497件/套珍贵文物三维数据,推出文物故事片50余篇。

image.png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推出“指上文华——内蒙古数字文物精品展”,甄选了吐尔基山辽墓彩棺、嵌宝石鎏金包银漆盒、沉香紫檀木雕蒙古象棋等珍贵文物,观众轻点触摸屏,便可360度观赏文物细节,指尖玩转内博国宝。

image.png

  在第十届“博博会”内蒙古博物院展区,推出三维数字文物交互展示,集中展现数字化建设成果,动态呈现文物细节,生动解读文物故事,观众可以与北疆文化3D数智人“疆格尔”互动,感受数实融合带来的新体验。对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增深度活化数字文物113件套。

image.png

  三、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助力学术研究项目

  参加《中宣部在科技部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揭榜挂帅”项目》2023-2025年文化资源大数据建模与数据库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项目组。完成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城址本体部分和砧子山墓地航测数据分析及高清3D模型建设,“空间信息技术在长城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清水河口子上长城调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圆满结项。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