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我最热爱的事业,这里有我最亲密无间的伙伴,这里也是最温暖人心的家园。”内蒙古博物院志愿者讲解员门佳微笑着说。
在内蒙古博物院,活跃着一支“蓝马甲队伍”。他们穿着蒙古族风格的蓝马甲为游客进行志愿讲解。从远古世界讲到壮阔高原,从地下宝藏讲到飞天精神,从草原烽火讲到草原生态,从草原风情讲到草原天骄。门佳便是其中一员。“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件文物出土于呼和浩特市太平庄乡的白塔村,名唤小宋自造香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门佳介绍,为倡导文明旅游,内蒙古博物院将文明旅游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成立了内蒙古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博物院以馆内、馆外和网络活动为主线,开展以“博物弘文,守望相助”为主题的五大系列志愿者活动,出票、办理预约、引导、讲解均由志愿者完成。
门佳是一名英语老师,每周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到内蒙古博物院做讲解员,这已渐渐成为她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门佳真诚地说,自己热爱历史,每一次讲解她都格外珍惜。
高考报志愿时,门佳曾想过报考考古类专业,因父母担心女孩子学考古太辛苦,她才选择了自己擅长的英语,后来成为一名高校英语老师,但她从未放下对历史的热爱。2016年,内蒙古博物院发布社会招募志愿者的公告,门佳第一时间提交简历,并幸运地成为内蒙古博物院新一批志愿者。
日常工作中,门佳时时刻刻都在“补充能量”。门佳认为,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除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还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她积极参加业务培训,花大量时间搜集展品资料,为的就是每一次讲解都能详尽,能让游客展露满意的微笑。
在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中,内蒙古博物院会为游客提供一个讲解大纲,而门佳有自己的想法。她细心整理不同的讲解词,加以消化理解,针对不同游客群体,内容也有所差别。女性游客偏多时,她会选择讲内蒙古杰出的女性;男性游客偏多时,则讲成吉思汗争霸史;孩子们来参观时,她侧重讲展品故事。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在听到游客们的掌声,看到游客们的留言后,门佳觉得很快乐。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自愿践行文明旅游。有的游客看到孩子大声喧哗会及时制止,有的游客会在讲解结束时默默给讲解员递上一瓶水,有的小朋友还会把自己的糖果分给志愿者吃。这些暖心的行为,门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07年至今,内蒙古博物院的志愿者团队日益发展壮大,已有注册志愿者1086人。志愿者队伍中,有退伍军人,有院校师生,有知识阅历丰富的老人,有外国留学生。他们也像门佳这样,每周到博物院担任讲解员,每年提供超过200小时的讲解服务,用“青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守在平凡岗位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门佳被评为内蒙古博物院十佳志愿者。2018年,内蒙古博物院的志愿者团队获评第九届“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优秀志愿服务团队。
谈及4年的志愿服务经历,门佳讲起了她所在的团队和博物院这个大舞台。在这里,她不仅弥补了接触到了更多历史,也找到了家的温馨。“文明旅游离不开旅游志愿者的加入。在这里,我得到了游客的肯定、团队的支持与鼓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