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自5月1日起施行。
发布会介绍,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新中国的摇篮。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融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为一脉,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宝塔山存在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建(构)筑物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文物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为加强宝塔山保护,规范宝塔山管理和利用行为,守护好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制定《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的重大举措;是守护好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有力的法治保障。
基于上述背景及意义,延安市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讨论研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圆满完成立法任务。延安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将宝塔山保护作为切入点,对“一座山”进行立法,坚持“有几条立几条”“管用几条就制定几条”,在选择立法项目和主要内容上,充分突出延安特色。
《条例》共二十八条,主要规定政府及部门职责、保护规划、经费保障、执法与公众监督、建设监督管理、景观亮化工程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生态风貌治理、禁止行为及处罚措施,明确保护范围、保护管理责任等内容。
《条例》明确,宝塔山的基本建设和旅游发展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依法落实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建设性破坏和过度商业化。《条例》指出,市人民政府、宝塔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以宝塔山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宣传教育、创意产品开发、对外交流以及文物史料的搜集、整理、出版、陈列等工作。
《条例》强调,利用宝塔开展宣传、教育、纪念或者文化等活动,应当庄重严肃;瞻仰、参观、游览、直播等活动应当言行举止文明,不得庸俗化。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宝塔及所承载的革命历史文化。本《条例》未规定的,适用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相关规定。
(赵昀)
责任编辑:杨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