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驿站 老镇常新——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老镇控规获批复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赵昀

时间:2024-08-07 浏览次数:10544

  北京西南永定河畔的长辛店老镇,是首都红色文化和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策源地、明清“九省御路”进出京要道上的重镇,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凝聚了一代代老居民、老街坊、老职工、老掌柜的浓厚乡愁。

  “留住乡愁”“避免急于求成的大拆大建”,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编制的《北京丰台区长辛店老镇FT00-4011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以下简称《长辛店老镇控规》)获批复。这里将精心保护维系老镇生长的“一街三十八巷”传统街巷骨架,展现重要社区记忆地标,建设长辛店老镇“年代博物馆”,铺展特色旅游探访路径……

  《长辛店老镇控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87.11公顷,北至林德叉车店南墙,东、南至现状周口店路西侧边界,西至京广铁路东侧边界、教堂胡同(永济桥路以南段)西侧道路西红线。其中,周口店路、教堂胡同、永济桥路和九子河北侧规划绿带围合而成的区域,是长辛店老镇的主体区域。在分类施策的城市更新思路指导下,规划重点围绕如何处理“新”与“老”的关系这一关键问题提出7大核心规划要点,通过以新促老、与老为新、新老融合的方式,助力实现“老镇常新”的规划目标。

  “以文为神,传承核心文化价值”,是《长辛店老镇控规》核心规划第一要点。围绕工人运动策源地和革命摇篮、“九省御路”上的商贸重镇以及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见证地3个核心主题,进一步挖掘长辛店老镇的文化价值,划定6类文化保护要素及历史风貌精华区,展示长辛店老镇历史风貌演进与生活方式变迁,同时规划文化主题探访路,塑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image.png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警察局驻地旧址)。(赵昀/摄)

  秉持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宗旨,《长辛店老镇控规》强调要扩大历史文化保护要素范围,具体包括确定文物、历史建筑、历史街巷、地下埋藏遗址、碑刻、古树名木等6类,扩大保护对象,确定保护范围。据了解,长辛店老镇内区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均为长辛店老镇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的组成部分,包括劳动补习学校旧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警察局驻地旧址。丰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包括长辛店清真寺、长辛店老爷庙。长辛店老镇普查登记文物3处,包括长辛店大街石碑(1号)、永济桥遗址及蒋母崔氏墓志铭。历史建筑包括长辛店老火车站、冯家大院等29组53栋。历史街巷包含长辛店大街及平心馆胡同等38条胡同。还存有地下埋藏遗址1处,为长辛店大街地下埋藏区,包含古御道遗址、南关永济桥遗址及北关门楼遗址等3组地下埋藏遗址,以及5处碑刻、6棵挂牌古树等。

  《长辛店老镇控规》提出,精心保护维系老镇生长的“一街三十八巷”传统街巷骨架,采取因地制宜的市政交通策略;延续长辛店老镇“铜帮铁底一条船”的空间意象,整治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依托街道胡同打造公共艺术沉浸式体验街区和文化标识;保留并延续老镇数百年来的生长逻辑,在保护好老镇内各个时期代表性建筑的同时,适度引入当代设计手法,打造新老辉映、有机共荣的特色风貌,让老镇这一历史发展的“活化石”焕发新机。

  “长辛店老镇内的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将按照文物主管部门要求,落实各项文物保护要求。”《长辛店老镇控规》分类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要素的保护与利用要求。包括历史建筑不得拆除,鼓励在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和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局部更新改造和功能活化等。长辛店大街地下埋藏遗址在更新改造前提前开展考古勘探工作,重点进行古御道、永济桥、北关门楼遗址的勘探工作,明确地下埋藏的位置和格局,加强保护、利用和展示。建立健全长辛店老镇内碑刻登记备案制度,重点加强长辛店大街1号、2号石碑所在院落及周边环境改造,实现对外开放。同时,整合长辛店大街、车站口路、曹家口路及沿线文化资源,利用公共空间、历史店铺、文物古迹展厅与主题博物馆等多类场所,打造与经营业态有机融合的开放式城市博物馆——长辛店老镇“代博物馆”。统筹长辛店老镇及临近区域特色文化资源,设计“工人力量”“北方红星”及“老镇风情”3条红色主题旅游探访路径。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辛店老镇控规》将进一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丰台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着力加快卢沟桥国家文化公园区建设,推进长辛店老镇地区实现有机更新,建成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兼具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融合历史与现代、传统与科技,面向未来的“常新”老镇。

(赵昀)   

责任编辑:翟如月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