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文物报道的变与不变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赵晓霞

时间:2025-01-23 浏览次数:76

  2024年7月27日下午两点刚过,年近90、家住北京朝阳区慧忠北里的何林元老人急匆匆往钟鼓楼广场赶,因为他刚刚得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消息。当我见到老人时,他正在和广场上的外国游客说:“刚刚,‘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何林元的英语不够好,外国游客的第一反应多是一头雾水,他只好一遍遍连比划带介绍。就这样,老人和好几拨外国游客分享了这份喜悦。那一刻,“文化交流”这个常常写在我报道中的词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作为一名投身文物报道领域近20年的记者,能成为这些瞬间的记录者之一,并将这些记录汇入文物报道的大海中,何其有幸。

  2021年2月11日,正值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那声“让我们共同欢迎国宝回家”让多少观众落了泪,在节目中介绍天龙山石窟佛首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也“泪目了”。我至今记得采访杭教授时,他说的那句话:“从考古专业角度来说,其实我们不太愿意提天龙山石窟,因为太惨了。”确实,在当年,精美的造像被从窟壁上砍下、撬走,远离故土,流散海外。当我们刊登这篇佛首回归故事稿时,配图选的是佛首的正面像和背面像,高超的艺术感染力和被盗凿的痕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回归的文物越来越多,从青铜“虎鎣”重回祖国怀抱到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从美方向中国返还38件文物艺术品到意大利返还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记录这些承载着历史厚度的文物聚散故事,这是文物报道的力度。

  “来时,无惧路上风雨,年少梦痴狂。归时,几度秋凉,鬓角如霜。生生不息,华夏之光。你用烛火,照亮四方……”这首致敬中国考古人的歌曾在我的播放歌单中反复循环。从令人敬佩的前辈学者到因为热爱而投身田野考古工作、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工作以来采访过的一位位田野考古工作者有了鲜明而生动的画面,他们常常在一处遗址坚守数年、甚至数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一点一点还原历史风貌,唤醒尘封的历史记忆。记录他们的坚守,这是文物报道的温度。

image.png

中洪联合考古队成员李默然(中)和科潘遗址工作人员交流。

  文物具有汇聚人心、消弭差异的力量。在肯尼亚巴林戈郡的博高利亚湖遗址,中国考古人和当地考古同行携手并肩,共同致力于揭开人类起源的神秘面纱;在位于洪都拉斯西北部的科潘遗址,中国考古人和洪都拉斯考古工作者联合探寻玛雅文明之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考古工作者走出国门,赴洪都拉斯、埃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与当地的专家学者开展联合考古工作,展开交流。同时,世界遗产联合申报、历史古迹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合作也深入展开。记录这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故事,这是文物报道的厚度。

  ……

  从事多年文物报道,我见证了其从被视为“冷门”到热门的转变,也见证了其从传统报道形式到新媒体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的转变。但无论怎样变化,文物报道的使命不变。回首过往,最大的感受便是幸运——可以成为文物报道记者中的一员。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赵晓霞)

责任编辑:翟如月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