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主责主业 以文物交流助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谭平

时间:2024-03-20 浏览次数:25640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对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标志性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立足文物交流职责职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和文物事业发展全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不断深化文物交流工作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实践,以文物交流助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 擦亮文物展览“金色名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金色名片”和“形象大使”,文物对外展览是最高等级、最深内涵、最具魅力的国际人文交流形式。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文物对外交流专业机构和专责机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展览交流主责主业,着力挖掘阐释文物和文化遗产蕴含的多重价值,努力讲清楚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讲清楚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讲清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努力构建既有中国智慧、中国内涵、中国精神,又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展览传播体系。

  通过实施中华文明展示工程,健全中华文明展示传播体系。中心积极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配合元首外交和国家重大战略,策划推出“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华夏瑰宝展”“丝绸之路展”等精品文物展览,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展现当代中国形象。大力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发挥红色展览育人价值,用好革命文物资源,举办革命文物展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通过实施世界文明互鉴展示工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中心国际合作资源优势,积极引进“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藏品展”“叙利亚文物精品展”“东京富士美术馆藏西方绘画艺术展”“希腊时代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墨西哥古代文明展”“大河文明展”等国外优秀精品展览来华巡展,与中国文物同台展示,促进中外文明交相辉映,助力民心相知相通。在展示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更好满足公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

秉持开放包容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和文明互鉴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物国际交流合作,聚焦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全方位文物交流合作机制,让文物交流合作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实“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物展览交流合作,通过互办展览、联合办展、引进巡展等方式,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夯实人文基础。配合“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框架下,积极开展亚洲各国文化遗产展示交流活动,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学术交流和国际培训,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承担返还文物调查、回运、鉴定、展示、宣传等职能任务,促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港澳台文物交流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扩大文物交流合作朋友圈。积极搭建国内外文物交流合作平台,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不断拓展文物交流合作深度和广度。发挥中国博物馆协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专业委员会、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等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和文物交流合作平台作用,用好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馆,建设文物对外交流基地,全方位提升文物交流工作格局。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家级文物交流智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国家形象塑造传播理论研究,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和传播格局。编制《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打造博物馆海外影响力排行榜,为推动博物馆海外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意见建议。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渠道途径,通过设立海外展览展示基地,定期举办中华文化主题展览,策划举办“中国风景线”文旅推广及文创展示相关活动,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强化宣传引导,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打造新型传播平台,不断推出中华文化传播精品,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坚持守正创新 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努力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不断丰富文物交流内容、形式,创新交流合作机制、格局,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强化科技赋能。深入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十四五”文物科技创新规划》,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数字化共享,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应用新场景,创新展览展示方式,丰富展览体验,增强展览吸引力、感染力,大力举办沉浸式光影艺术展、VR展等新型展览,助力文化消费。充分运用数字科技发展成果,推动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文博领域应用,加强文物数字版权保护,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物资源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与教育互动,多措并举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博创意和文物旅游产品及文化服务。深化博物馆馆藏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和授权研究,加强文创授权合作,推动建立文创研学基地。发挥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平台作用,加强革命文物展览展示,积极培育文物主题游径品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文物交流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进文物交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优化文物交流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巡视、审计、主题教育整改成果运用。深化项目组、工作营、事业群管理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内部治理能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强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加强文物策展专业人才、文物外事人才、文物交流传播人才培养,打造国际视野宽、专业素质高、实操能力强的综合型、外向型文物交流合作人才队伍。用好“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基地”“人文课程网络学院”等平台,加强业务培训和综合素质提升。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与全国文化文博单位和社会力量一道,加强文物研究阐释展示和交流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物交流力量。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谭平)

责任编辑:杨亚鹏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