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逆修墓志

时间:2024-08-07 浏览次数:3129

  唐王逆修墓志为内蒙古博物院所藏一级文物。1976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宝拉格乡赛胡同大队发掘唐墓一座。此墓为仿木结构的穹庐顶单室砖室墓,长4.52米,宽3.2米,高2.5米,内有尸骨四具,为一男三女,分别为墓主人王逆修、他的两位夫人及一位婢女。

image.png

  王逆修,长庆三年(公元824年)卒,葬于同年十一月十七日。生前任天德军防御都虞侯,死后葬于天德军城南五里处。墓中出土墓志铭碑一块,表明墓主人为王逆修。墓志长57.4,宽41厘米。青石质,碑上饰缠枝牡丹纹,刻楷书580字,铭文记载了墓志主人于823年因染疾放家人从良的事情,所放4人为51岁的汉婢张净德,为前使金吾李大夫赏得,及其10岁女不弱;契丹婢蕃名信的铃,此婢汉名王春燕,14岁,与墓主妻贾氏为女;男春子12岁,改名王昌铉,与墓主第三子王昌为弟。墓志主人疾笃而释放奴婢从良,意在积阴德修来世,又恐死后子孙反复,请人将解放奴婢事预先记录于自己的墓志。若有放良纠纷,可让原奴婢张净德等掘出入葬墓志为放免的依据去告官。墓志文不仅记述墓主人王逆修的家世与生平简历,墓中所记录的墓葬地理方位信息为考证唐天德军城具体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揭示了天德军城的明确位置,从而解开了历史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的天德军城址所在位置之谜,并为唐代在北方阴山河曲地带主要军政设施以及一系列重点古城遗址所在位置的探索考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同时,墓志反映了唐代部分官职、官品、典章制度,以及当时基层社会组织结构的历史侧影,对有关历史人物如李景略、李进诚等的简略记载都与《唐书》相符。

image.png

  王逆修墓地处河套地区,占据着相对优越的地势条件与自然环境,前有贺兰山,阴山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后有黄河天堑作为依托,山河之间土地平坦而肥沃,水利资源丰富,能耕能牧,是北疆防线西段的枢纽位置,战略地位极高。从天德军城所处位置来说,又是明安川和西山嘴的咽喉之地,宜守宜攻,地势十分险要,是镇守北疆地区,稳定中原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

  天德军地处唐朝与突厥、回纥等北方部族政权军事斗争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最前沿,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唐朝在新宥州至天德军设有新馆11所,为使者南下夏州和灵州提供便利,同时作为丝绸之路中转站,来自东、西方的商旅都要在这里停留,并从中获取财富。唐代各部族以马匹向唐朝换取丝绸,刺激了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兴起经商之风,足迹远至契丹和中原地区;大批粟特商人,西方使者和到西域去的唐朝商旅和使节以此为中转站,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的贸易往来。在王逆修墓志文中提到王逆修家奴婢成群,有汉婢,也有契丹婢,为当时的社会关系和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

  河套地区是东西文化的交流带,是南北文化的碰撞点。作为交通要道,此地区成为多种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交汇地,是各部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天德军城正处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河套文化的交汇点,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北方各部族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由游牧转为居住放牧,同时中华民族的疆域得以向北扩展,逐渐形成中国疆域之雏形,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基础,是北疆文化形成的重要阶段,为我们今天铸牢中华文明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典藏部  云彩凤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