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23 08.04

打印

文物预防性保护

浏览次数:9790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通过有效的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物理、生物和化学因素对珍贵文物的影响,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
  内蒙古博物院非常重视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近几年不断努力提高院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水平,根据部门职能划分由文物保护部实施的主要项目有《内蒙古博物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和院藏文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内蒙古博物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2015年通过审批立项,于2020年9月完成结项验收,完成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区域中心系统搭建和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在院区、展厅、库房和展柜分别设立监测站点,对文物保存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物、空气浮尘、光照辐射、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系统和监测设备做好日常维护运行工作。

图片.png

“内蒙古博物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结项验收会

图片.png

专家组在监控室验收环境监测系统软件部分

图片.png

专家组验收库房及展厅内的监测终端布控位置

图片.png

展厅展柜内布置的温湿度监测终端

图片.png

展厅展柜内布置的紫外、光照强度监测终端

图片.png

展厅安装的大气有机挥发物总量(VOC)监测终端

图片.png

展厅安装的二氧化碳监测终端

图片.png

无线环境监测平台数据分析界面

图片.png

安装的部分展柜

  院藏文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开展于2019年6月,涉及防控面积约合57000㎡,其中文物库区和办公区域约合2万多平米为重点防治区域,除此之外还将对外环境、食堂、设备区、公共区域、地下、夹层墙等区域均进行排查及防控布点。院藏文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我院院藏文物基础安全环境,该项工作开展后2019年-2021年间多次及时遏制文物虫害,有效建立起我院有害生物防控长效机制。2022年、2023年春季虫害高发期文物库房也未再发生大面积的文物虫害,说明我们最初三年的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已取得成效。且在2019年至2023年间,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小组累计消杀维护处理院藏文物、新征集文物共1500余件(套),对文物库房、展厅累计消杀10余次。

图片.png

内蒙古博物院有害生物防控分布示意图

图片.png

文物库房、展厅区域排查及设备布点

图片.png

图片.png

C4民族库房民俗文物虫情排查及消杀工作

图片.png

受虫害侵蚀严重的“3000孤儿”革命文物及其消杀工作

图片.png

虫蛀革命文物及消杀后文物封存现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