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虎文化历史,它源于古老的动物崇拜。虎曾广泛的分布于祖国北疆,身手矫健的穿梭于山地林间,作为凶猛的野兽,其形象常以威风凛凛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通常是勇敢的代名词,因此也诞生了虎贲、虎步、虎将、虎头虎脑等词语;在民间艺术中,虎的形象更为普遍,布老虎、虎头鞋使威风的虎“画风突变”,成为了孩子们的“萌物”。
在中国北方金银器中,虎的形象亦屡见不鲜,在这些器物上,工匠通过流畅的线条生动的展现出虎的灵动,通过黄金璀璨光芒的衬托,更显虎的威猛。这些藏在博物馆中的金虎都是“谁”?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虎视鹰扬
鹰顶金冠饰
金冠由冠顶和额圈组成,冠顶做半球面形,表面浮雕四组狼与羊咬斗的图案,上面站立一只展翅的雄鹰,用绿松石与金饰串联构成鹰的头和颈部。额圈由三条半圆形的绳索式金带插铆而成,带饰两端分别浮雕伏虎、卧羊、卧马。鹰顶金冠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唯一完整的胡冠。
嵌宝石虎鹰纹金带饰
模铸镶嵌而成,主题图案为一卧虎,腰腹部镶嵌红绿宝石,虎的头部至尾部装饰成排的鹰首,鹰身体变形呈S形。
镶嵌工艺:宝石镶嵌就是将宝石,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固定在托架上的一种工艺。
虎虎生风
虎咬牛纹金带饰
正面为虎牛咬斗图案,牛居中,四肢平伸,身体平卧。四虎两两成对地从两侧咬主牛的颈和腹,牛角刺穿虎耳,造型生动逼真。
卧虎形金缀饰
缀饰为薄金片模压成型,虎的四肢前屈,阔口利齿,尾下垂,边缘有缀孔,服饰上的缀饰。
阿鲁柴登墓葬:1972年冬,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桃红巴拉农民,在阿鲁柴登以南的沙窝子中发现了一批祭器珍贵的金银器。根据考古学家判断,这批金器来自两座被流沙破坏的古墓,经过研究属于战国时期。秦汉时有名的“河南地”就在这一带。
兽头纹虎形金饰牌
虎张嘴吞吃猎物,背部与翘尾网状镂空,身体浮雕有两个狼首与菱格纹相间装饰。
凉城小坝子滩:1956年,在内蒙古凉城县西北25公里处的小坝子滩村发现了一处金银器窖藏,为一土坑,坑内出土金银器13件。种类有金印、银印、饰牌、饰件、戒指等,造型极为精美,为西晋时期拓跋鲜卑遗物。
欣赏完这些“金虎”,你是否好奇在博物馆中还藏着哪些猛虎呢?下面请跟随着这份“寻虎手册”,来博物馆探寻这些藏着猛虎的宝藏吧,完成导赏学习单后还可以获得一份小礼物哦!
物兑换须知
兑换时间:2月3日(正月初三)-2月15日(正月十五)
活动对象:12岁以下青少年,每组家庭限兑换一个。
兑换方式及地点:请凭填写完整、内容正确的导赏学习单至内蒙古博物院游客服务中心领取纪念品1个。
参考文献:
[1]中国虎文化,吉林画报,2018,07。
[2]田广金、郭素新编著:《鄂尔多斯式青铜器》,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