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23 09.01

打印

“行走中的博物馆”走进6所学校开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系列课程

浏览次数:11052

  8月29日下午,“行走中的博物馆”《从“单于和亲”瓦当看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开讲,这也是为迎接我区第40个民族团结进步月开展的“民族团结第一课”。活动面向全市小学生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达10.5万。本学期“行走中的博物馆”将走进6所学校,开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系列课程。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行走中的博物馆”遵循“重体验、重参与、重过程”原则,以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将博物馆课程与学校教学内容、青少年认知特点相结合,通过教师讲授、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png

  馆校双向联动
  内蒙古博物院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阵地优势,将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进行有机结合,与多所学校签订协议,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实现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衔接。同时,与合作学校建立了良性的沟通反馈机制,开出“课程菜单”,由学校“自助点餐”,确定学期课表。每学期末向学校师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需求,总结经验,促进提升。

2023年秋季学期合作学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学校
苏虎街实验小学(主校区)
苏虎街实验小学(科尔沁校区)
满族小学
新华小学
丁香路小学

  课程丰富多彩
  内蒙古博物院对青少年教育课程进行深层次分析,找出文物藏品、历史文化与“新课标”中德育、能力培养、创新力培养间的契合点,开发了历史文化、北疆民俗、自然科技、艺术感染四大类200余节课程。

2023年秋季学期课程表

  01《长城两边是故乡》
  02《小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03《走出蛮荒时代》
  04《走进陶时代》
  05《奇妙的中华第一龙》
  06《走进草原青铜世界》
  07《瓦当中的和平颂歌》
  08《遗落在荒野的记忆》
  09《跟着陶俑穿梭历史》
  10《清风骏马金鞍辔》
  11《契丹生活小影》
  12《金耀草原》
  13《绝世传瓷》
  14《千年玻璃杯》
  形式灵活多样
  课程借助直观性教学方法,不仅采用“讲”的方式,还有体验、探究、游戏、竞赛、表演、欣赏等多种教育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倾听讲授和动手实践中探寻文明古国文化自信的“源密码”,让中华文明真正在青少年心里扎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基因里生长。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新华小学教导处主任在接受《中国文化报》采访时说:“我们学校的孩子一听到上博物院的课都很兴奋,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事物的原理,引发孩子们的兴趣,然后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和深入研究。”
  苏虎街实验小学的学生说:“我觉得来博物馆上课特别有意思,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在这里得到补充,我们班现在就有十几个同学和我一样都是博物馆的‘铁粉’。”
  “行走中的博物馆”是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课堂的青少年品牌活动,已经形成了规范化、系列化、常态化开展。自2015年3月启动至今已授课260场,参与学生近20000人次。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