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院信息
返回列表

2024 01.31

打印

何为中华文明 | 《北疆印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系列解读(二)

编辑:陈昱昊 郑妙

浏览次数:36215

  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展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吉金流光溢彩,美玉润泽万年,陶瓷意韵悠长,这些精美文物浸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和审美取向,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升华,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图片.png

展览第二单元 兴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铸就了创新性的突出特质。中华民族特别重视托物言志,以古鉴今。他们极工艺于陶火,琢仁德于美玉,藏礼乐于青铜,淬坚毅于剑锋。器之载道,必合于理,必应于时。这些器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审美与品鉴之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独特中华美学的物质载体,屡经冲击嬗变而不脱底色,固本培元且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图片.png

  淬火吉金
  中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冶金技术。虔诚的工匠抟一捧泥土,雕千般模范,在淬火中永生,用于敬奉祖先和祭祀神灵,名之为“吉金”。从商周时期的钟鸣鼎食,到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中国北疆独领风骚,直至庭堂案几陈设,青铜器逐渐从礼器演化成寻常百姓的生活起居物品。蓝斑绿锈,虽经岁月涤荡,古意犹存。

图片.png

许季姜簋 春秋 辽中京博物馆藏

图片.png

夔纹龙耳套环青铜罍  春秋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人兽纹铺首衔环青铜壶  春秋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羚羊形青铜饰件 战国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羊形青铜饰件 西汉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龙首青铜灶 东汉  内蒙古博物院藏

  比德于玉
  玉,石之美者,以其色泽温润,质地坚硬,美观稀有等特性,在古代祭祀、朝聘、盟誓、征伐、宴享、婚冠、丧葬等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并可分巫玉、王玉和民玉三个阶段。古人还将玉与君子之德相比,“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国人尚玉、爱玉的文化传统自文明伊始至今,绵延不绝。

图片.png

双联玉壁 新石器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png

玉鱼 新石器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png

妆具形玉组配 辽代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png

鱼形玉盒 辽代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火土成陶
  陶器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最早的发明创造。史前先民捏土成形,风干火烘,用作盛具。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审美意识的增强,又在陶坯上用颜料绘制稚拙古朴的装饰图案。普通的陶器在陶工的精心装扮下,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虽久经时光的磨炼而不失光彩。

图片.png

彩绘袋足鬲 夏家店下层文化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彩绘舞乐陶俑 北魏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绿釉魂塔 唐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三彩圆盘 辽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天工巧瓷
  中华民族特别重视以古鉴今,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历代陶瓷皆有新创烧的品种,异彩纷呈,承载着当下的价值、审美与品鉴之道,是古人对于物质在高温中创造性转化的深刻理解,也是独特中华美学的物质载体。器以载道,匠心机巧的背后,折射出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底色。

图片.png

青花龙纹高足杯 元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钧窑碗 元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龙泉窑粉青釉划花缠枝牡丹纹凤尾尊
元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德化窑叶形洗 明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png

宣统款粉彩花蝶纹玉壶春瓶 清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北疆印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
正在内蒙古博物院热展中
更多精彩 等你打卡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