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1.17

打印

担当新使命 谱写黑龙江文物事业新篇章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局

浏览次数:31674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并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物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谱写黑龙江文物保护新篇章,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物力量。

踔厉奋发 担当使命 推动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丰富,不可移动文物自成特色,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各类遗存未曾断代。同时作为边疆省份,境内的每一处重要遗址遗迹都对从文化、历史角度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用文物的力量筑牢文明根基,书写文化未来是黑龙江省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者艰巨而伟大的使命。“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着力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推动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十四五”期间,推动《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第四次修正;制定出台《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明晰发展路径,明确发展目标,绘制发展蓝图,为全省文物工作谋篇布局。
  二是深化黑龙江省文明探源,提振文化自信。“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开展考古发掘9项,发掘面积共达6000平方米,出土文物三万三千余件。其中小南山考古发掘出土了距今约9000年的玉器,被誉为“中华始玉”;金上京考古发掘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首次发现黑龙江省女真族平民聚落遗址——望江楼东北遗址、东部地区大规模墓葬群——酒厂沟墓葬以及东北地区打制石器最为丰富的史前遗址——石人洞遗址。先后发表考古简报40余篇,举办“黑龙江流域史前文化与社会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交流全省重要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实证阐释了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中华始玉”的地位。
  三是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加大重要文物保护力度。“十四五”期间推进落实文物保护项目48项,涉及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效改善文物现状,让文物重焕光彩。深化省际顶层设计,与河北、内蒙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关于加强金界壕联合保护利用的协定》,进行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金界壕遗址保护合作第一次会商,历史上首次开展金界壕遗址省际联合保护,全面构建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新格局。完善文物基础性工作,攻坚克难统筹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和保护标志树立,实现国省两级保护标志、“两线”划定全覆盖,为文物保护利用提供真实全面、科学系统的基础素材。
  四是坚持合理利用,强化文物公共服务功能。部署开展可开放利用文物保护单位统计工作,遴选出具备向公众开放条件的文物,鼓励各地加强文旅融合,按照“应开尽开”的原则,向公众开放展示不可移动文物。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新举办文物保护主场活动,指导全省每年开展宣传活动200余项。推出首批文物主题游径,以黑龙江省重要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梳理黑龙江历史发展脉络、线性文化遗产,吸引广大游客观览龙江遗址,了解龙江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笃行致远 惟实励新 自觉扛起新的文化使命

  “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要求我们保护好历史遗迹、文化瑰宝,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从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久远历史中来,考古事业居功至伟。文物考古工作要重视、要加强。”我们要加强文明探源和考古工作,凝练考古研究课题,开展黑龙江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乌苏里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边疆史前考古调查,推进金上京遗址、九间遗址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以考古发现实证黑龙江文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黑龙江力量。我们要加大边疆地区重要文物保护力度,支持绥芬河、抚远、黑河等边境地区以瑷珲新城遗址为代表的重要文物保护,通过修缮、本体保护、保护性设施建设等,不断改善边疆地区文物现状,在保护传承边疆地区历史文化的同时,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文化安全。我们要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黑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基本情况,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增强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秉持开放包容,要求我们不断吸收国内外优秀文明成果,在与其他地区交流互鉴中推动文物焕发新的生命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黑龙江省作为边境省份,应发挥文化窗口作用,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俄罗斯的文化交流,积极推进中俄联合考古,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提升文物保护格局和视野,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合作,鼓励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致力于黑龙江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此外,黑龙江省悠久开放历史下形成的独具国际交汇特色的文物建筑,是黑龙江多元开放的实证,彰显了城市历史底蕴和厚重文化。我们应加强中东铁路建筑群等重要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赓续传承历史文脉,展现文明包容开放,不断构建文化展示、传播、服务的新功能。
  坚持守正创新,要求我们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实现保护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要合理释放文物资源,挖掘阐释文物内涵,在新时代文化发展中延续文物生命。要持续打造“一眼万年:黑龙江文明探源游径”等全省文物主题游径,将散落在乡野之间的遗址串联起来,不断展示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的黑龙江古代文明;要推进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推动实施原址展示、保护性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展示黑龙江流域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历史贡献,推动重要遗址活化利用,将重要遗址打造为融古遗址保护与文化旅游景区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新时代呼唤新行动,新征程要有新担当。黑龙江省将自觉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开展边疆考古文明探源,推进考古成果转化利用,激活释放文物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地标,全面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努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彰显黑龙江文物担当和力量。

责任编辑:赵军慧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