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7.25

打印

第四季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期丨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来源:国家文物局

浏览次数:11490

  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主办,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人民网文娱共同承办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四季“中外联合考古”系列讲座正式推出。本季讲座将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物质交换、族群迁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动,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和当代中国的考古研究水平,向国内外公众传递“中国考古之声”。本期邀请到山东大学教授、海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姜波主讲《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公元13世纪,年仅20余岁的汪大渊从泉州出发,前后两次出海远航,历时7年,遍访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等地,阔览风物,回国后作《岛夷志略》,记述他的海外见闻。他写道,在圣城麦加,“贸易之货,用银、五色鞋、青白花器、铁鼎之属”。有人说这“青白花器”是青白瓷,有人说是青花瓷,但其产地无疑来自中国。

  明代,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副使王景弘曾派人从印度古里深入红海,前往麦加和麦地那。其中一人叫作马欢,他是一个穆斯林,会说阿拉伯语,在使团中兼任翻译官。他将一路所见所闻串缀成《瀛涯胜览》一书,书中记载,在前往麦加和麦地那朝圣时带去了中国瓷器、麝香等礼品。

image.png

海上丝绸之路

  这条深入红海的海上丝绸之路早已开启了通航,数百年来,无数人穿行于这条航道,有人留下了姓名和著作,但还有更多不具姓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往返于中国和中东地区,进行来往和贸易。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中国与红海、波斯湾之间进行着密切的互动。

  红海之滨,历来是阿拉伯半岛路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著名的吉达港早在7世纪起就作为朝圣者的集散港而兴盛起来,至今仍是沙特最大的集装箱港。而其之南的塞林港则被流沙掩盖,它处于阿曼-耶路撒冷的乳香之路上,曾经是非常重要的贸易朝圣港,具有朝圣和贸易双方面的内涵。

  2016年,为落实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两国元首达成的文化交流共识,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沙特王国旅游与遗产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原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沙特国家考古中心联合组队,对沙特塞林港遗址开始了为期五年的联合考古发掘工作。

 

  沙特阿拉伯,西邻红海,绵延1600多公里的红海海岸,从亚喀巴湾与约旦的北部边界直到最南端的也门。一眼望去,茫茫沙漠连接着浩瀚海洋。

image.png

红海

  塞林港(Al-Serrian)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繁华港口,然而今天早已掩埋在流沙之下。2018—2019年,中沙联合考古队对沙特塞林港遗址开展了两次考古发掘,取得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让人得以窥见这座海港往日的喧嚣与繁华。

  这处遗址的规模很大,面积超过了100万平方米,中国考古队通过前期的调查钻探和潜水,将遗址分为三个部分:居中为港口城市之所在,有很多的建筑遗迹,北边为墓葬区,南部为海船进出的港湾。

  塞林港遗址在发掘前,早已完全被流沙覆盖。中方考古队采用了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遥感考古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海陆空”一体化模式。

  在无人机在高空400米拍摄的航拍照片里,流沙中显示出一个方形的阴影区域。考古队按图索骥,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清理发掘,一座保存良好的方形建筑出现在视野中。其边墙长约40米,墙体用珊瑚石垒砌而成,这是当地一种很常见的建筑材料。唐代的杜环曾在怛逻斯之战中被俘,流浪中东地区十多年后才返回中国,他撰写的《经行记》描述了中东地区的房屋建筑方法,称之为“造屋缣瓦,垒石为壁”,与考古发现的建筑遗址风格非常吻合。

image.png

无人机航拍照片

image.png

珊瑚石垒砌的墙体

  这座建筑的西南角有一结构复杂的小型基址结构复杂,与同时期阿夏姆遗址的清真寺一模一样,考古学判断应为宣礼塔。宣礼塔是清真寺常有的建筑,用以召唤信众礼拜。就在不远处的吉达港,至今保存着沙特阿拉伯最古老的一座清真寺——谢里夫清真寺,它的西南角同样为宣礼塔。这处掩埋数百年后重见天日的建筑正是塞林港这座港口城市的清真寺之所在!

image.png

阿夏姆遗址清真寺的宣礼塔和吉达港谢里夫清真寺宣礼塔

  考古学者在塞林港遗址北部发现了两大片墓地,经调查,墓葬总数应该在1000座以上。这些墓葬很规整,由珊瑚石垒砌成近似椭圆的方形。

image.png

珊瑚石垒砌墓葬

  在中东地区,由于宗教原因,一般情况下考古学家不对墓葬进行发掘和清理。沙特人曾认为,墓葬方向应朝着圣城麦加。而实际发掘的结果并非如此,墓葬的朝向与麦加方向垂直。经与当地人类学家、建筑学家和考古学家深入调研后发现,原来当地葬姿采用侧身葬,侧身而葬的逝者正好面向麦加。这为沙特考古学家解决了一个关于墓葬葬俗的重要问题。

image.png

塞林港墓葬方向示意图

  墓葬中还发现了40多方碑刻。沙漠地区的碑刻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流沙侵蚀,文字已是漫漶不清,为阿拉伯文的碑文释读带来了困难。这时,中国传统的拓片技艺派上了重要作用,拓印出的碑铭字迹非常清晰流畅,令沙特学者欢欣雀跃!

image.png

著名学者艾哈迈德教授与中方学者一起释读碑文

  中方学者和沙特当地学者一起,白天做着考古发掘工作,晚上则围坐读碑。这些拓印的碑文提供了丰富并准确的历史信息,墓主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他是做什么的?死在哪一天?这些信息逐渐拼接成这座城市的历史,为解读城市内涵提供了充足的文献和碑铭方面的材料,确定了城市和墓葬的准确年代。

  塞林港作为重要的朝圣贸易港,出土了贸易工具和丰富的贸易品,生动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内涵。贸易工具包括铜砝码、天平等度量衡器和钱币,贸易品则包含了从中东地区到西印度洋海洋贸易中常见的陶瓷、玻璃、青金石、象牙、宝石、金银器等,一幅阿拔斯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的贸易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沙特红海之滨的塞林港发现的铜砝码,与远在中国南宋时期的商船“南海I号”出水的天平砝码几乎是一样的。度量衡是海洋贸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一考古发现进一步充实了港口的贸易内涵。

image.png

塞林港遗址出土铜砝码(左);南海I号出水天平与砝码(右)

  青金石、玻璃、象牙和金银器,都是中世纪欧亚大陆上广为流传的贸易品。青金石来自阿富汗,通过陆路经过印度河,再进入西印度洋海域的海洋贸易圈,又深入红海,为我们描绘出一条完整的贸易线路。

  塞林港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中国瓷器,为中国陶瓷的外销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综合阿拉伯半岛的考古资料,发现这里有唐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宋元时期的青白瓷、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等。从中国到红海之滨、到东非肯尼亚,远隔千里之遥,却发现了同样的青花瓷,说明青花瓷是海洋贸易圈里重要的一项内容。元代的《岛夷志略》、明代的《瀛涯胜览》等文献所记载的正是作者游历中东地区看到的外销瓷,结合众多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国瓷器早已漂洋出海并抵达红海与波斯湾地区。中国与阿拉伯半岛地区的陶瓷贸易,可谓源远流长。

image.png

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外销瓷

  塞林港南部为海湾,中沙考古队员通过水下考古调查,确认了港湾和航道,希望得以复原这座港口当年百舸争流的盛况。

  红海是全球唯一一片没有河流注入的海,这里碧海清波、清澈见底,被誉为潜水者的天堂。沙特阿拉伯被称为“无流之国”,而潜水作业的考古学家却在塞林港海湾的海底发现了厚约10米的淤泥,这说明,历史上曾经有一条河流在这里入海。为了探究这一现象,考古学者结合卫星与航空照片,竟真的发现了河流痕迹——在遗址东侧,一条干涸的河道一直延续到了著名的汉志山脉里。可以确认,这里曾经有一条季节河,正是这条为塞林港提供淡水季节河,支撑起了红海之滨繁荣的海洋贸易。

image.png

卫星照片所见河流遗迹

  考古队员还在两片水下珊瑚礁之间确定了航道,船只可以通过这一湾口进入港湾,停泊卸货。水下考古成果证实,塞林港位置绝佳,是周边地区唯一一个海港选址的地点,聪明的古人基于当时的海岸线环境选择了这一天然良港作为海洋贸易港口,并延续了数百年。

image.png

塞林港船只入港航道

  这是一座已经消失在人们视野和记忆里的中世纪海港遗址,通过两块有纪年的碑刻,准确地记载了两座墓葬的年代是公元990年和公元1029年。

image.png

2号碑文拓片与译文:公元990年2月(伊斯兰历379年)

  在阿拉伯文的文献资料中,一位于公元895年去世的阿拉伯作家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到了塞林港,这恰好与考古发现的碑铭材料相互吻合。因此,这一遗址的年代被推测是9-13世纪,为阿拔斯王朝时期(公元750年至公元1258年)。

  对中国考古学家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红海之滨发现了来自中国的文物。这一遗址发现有与“南海I号”出水瓷器年代非常接近的瓷器残片。“南海I号”是迄今海上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沉船考古成果之一,而塞林港则是红海地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海港遗址,它们相距遥远,但相同的中国瓷器,却让我们看到了相隔万里的海上丝绸之路东西两端的贸易往来的图景。

  塞林港项目是中、沙两国考古学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进行的一次重要的联合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揭示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海洋贸易港口。由于完全被流沙覆盖,它静静地沉睡在地下,数百年来没有人去侵扰它,使它得以完整保留至今,为今天考古学家认识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提供了一个绝佳研究范例。

  中国考古学者跟随着祖先的脚步,远涉重洋,再一次踏上了红海和波斯湾地区,为中、西文明的交流、为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责任编辑:翟如月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