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9.04

打印

新疆博物馆“文物+演绎+文创”创新博物馆资源活化利用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关懿 银璐 朱虹

浏览次数:6536

image.png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新疆博物馆”)展示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大美新疆的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尤其近年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博物馆工作全过程,通过加强文物阐释、打造沉浸式体验,大力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近日,新疆博物馆“文物+演绎+文创 创新博物馆资源活化利用”获评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

立足馆藏资源  生动阐释文物内涵

  文物是文化与历史的实证,是人类文明在岁月流逝中保存下来的瑰宝。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并作重要指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为践行总书记的嘱托,不负殷切期望,新疆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重点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展陈展示和研究,推出“新疆历史文物展”“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书展”等一系列文物主题展览,让文物活起来,实证新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呈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兼收并蓄,彰显新疆文物资源的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呈现中国新疆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image.png

“新疆历史文物展”展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自豪地介绍道:“我们一直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大众,策展团队在策划展览、撰写大纲、设计展陈词之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系统化、知识化、大众化向观众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以多种方式突出文物的价值阐释,吸引观众亲近文物,并强调准确、通俗、便捷。比如,馆内设置了很多需要观众亲自动手体验的环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融入广大观众观展的过程中,让大家从趣味的体验中去感受、去收获。很多观众自发地为我馆宣传,如今新疆博物馆的平均日接待观众达到了1.5万人次。”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锦护臂展台旁,视频播放着于志勇对这件国宝的全方位释读,观众们纷纷上前仔细辨认字样、观看展板详细解读;在陶器展柜旁配套设计了文物拼图游戏,总能吸引一波波青少年参观者来挑战;在编织品文物展台旁放置了手工编织的体验模具,观众们有秩序地边学边动手编织……“展览中的互动游戏装置,拉近了参观者与文物的距离,延长了大家驻留的时间。”新疆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何晓说。

image.png

小朋友在“新疆历史文物展”唐代丝绸之路互动游戏中答题闯关

  在这些展陈中,通过国宝文物的“密集”亮相、闯关游戏的打卡挑战、采取考古叙事的陈述手法以及辅助大量的历史地图、简表、关联省区考古物证、知识链接等,有效提升了观众的主动参与度,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文物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打造了一个充满历史魅力的文化润疆实践范本。

演绎文物故事  打造沉浸式体验

  为解决新疆地广、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分散而导致的观众游览有限的问题,新疆博物馆以科技赋能,利用藏品的数字资源,运用VR、AR等互动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结合,打造了以古代新疆和中原地区在文化上同根同源、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为内容的“千年之语——沉浸式创意体验”项目。项目以“一站式”畅游新疆为目标,将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有机融合、相互印证、互为补充,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新疆文物古迹一站游”——借助虚拟现实、体感交互,动态情景,全景还原楼兰古城、小河墓地、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克孜尔石窟等,令观众“身临其境”穿梭在新疆历史古迹的文旅长廊。

image.png

“新疆历史古迹一站游”游石窟

  “文物活化舞台剧”——以馆藏文物、“克孜尔千佛洞”等为切入点,突破空间限制,结合古代新疆与现代艺术形式,实现遗产价值跨时空传播,创作有以龟兹壁画中舞蹈形象为原型的《龟兹乐舞》、以小河墓地出土文物为原型的《小河公主》、以馆藏文物箜篌、笙笛等乐器展开丝绸之路想象的《音韵和鸣》、以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的卜天寿《论语·郑氏注》手抄本和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木简残片《仓颉篇》为原型的《亘古习诵》、以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女俑为原型的《绮梦踏歌》和以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为原型的《五星出东方》。8个剧目巧妙地将文物与舞台表演联系在一起,多角度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为广大观众展示了新疆自古与中原地区历史相沿、文化相通、人文相关、根脉相连的紧密联系,让更多人走进新疆、了解新疆、认识新疆。“当小河公主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时,我好像也穿越了千年,到了他们的生活中。”观众张钰感叹。

image.png

“文物活化舞台剧”龟兹乐舞

  “全景科普服务观众”——主要以虚拟互动为抓手,让文物“走”出展柜,成为可亲近、可触摸的互动伙伴,参观者可以亲自动手进行“陈列布展”或“修复文物”,进一步增强观众与文物的互动性。

  通过利用新技术、新创意和跨界融合、交感多样的形式,将文物与文化遗址、文化生活和信息技术相联系,融文物艺术价值、着中华文化根脉,结合数字孪生、三维虚拟感知交互、VR等技术,增强广大观众沉浸式体验,大力延伸拓展新疆历史展陈的整体阐释和展示水平,展示、宣传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讲好中国故事、新疆故事。

  研发主题文创  巧妙走进生活

  为了更好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强新疆历史文化与各族群众现代生活的融合,“新博文创”将艺术价值与实用机制结合,先后推出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潮虎想象”“绮梦疆湖”“守望吧疆山”“天宫市集”等一系列有颜有趣有内涵的文创产品,包括日用、文具、文物版乡村特产、食品等,共计817种、46905套。“五星锦、虎纹金牌、神兽雪糕”“会说话的棒棒糖”“丝路寻宝考古盲盒”“龟兹壁画冰箱贴”……每年推出的“爆款”产品,让观众们在观展和沉浸式体验后,还能找到那些与历史关联、与记忆共情的文物形象,让文化润疆更接地气,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润心灵。2023年,“新博文创”产品营销破百万。

image.png

“新博文创”天宫市集龟兹壁画系列新品首发

  同时,“新博文创”注重在产品包装设计上下功夫,比如在文物雪糕的包装盒上精心设计手绘涂色和明信片两个功能,剪下包装盒观众们可以现场涂色、盖章或书写祝福随即寄出,很多观众表示文物雪糕既好吃又好玩还有纪念意义,希望新疆博物馆继续推出更多寓教于乐的文创产品。

  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何嘉说:“我们的文创不仅要把传播历史文化和社会效益有效结合,尤其要加强文创自身的推介宣传和社会教育能力。这两年以‘文创+社教’的模式推出了‘五星国宝送福卡’‘中华史册少年书’‘绮梦疆湖仕女秀’‘龟兹缤纷手绘’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小朋友参与到博物馆的课堂中来。”2024年,“新博文创”再接再厉,策划组织了“金鳞开运 绘龙少年”活动,围绕馆藏珍贵文物“八龙纹金带扣”,鼓励参与者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全方面、多角度展现大美新疆。该活动历时5个月,吸引了全疆3224名各族少年儿童报名参与,有304幅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并在新疆博物馆从春节展出至今。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活动圆满落幕并举办颁奖活动,共有183名“小画家”受到表彰。很多家长表示,新疆博物馆组织孩子们参与到文物衍生的创意设计中来,让孩子们既学到了文物知识,又对学习画画有了新的认识。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创+社教”活动,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亲子家庭、学校师生等到馆“打卡”参与,激发了大家学历史、知历史的兴趣,让新疆博物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image.png

“金鳞开运 绘龙少年”活动颁奖

  新疆博物馆“文物+演绎+文创”为亮点的博物馆资源活化利用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文物的内在价值延伸,而且使观众从看“国宝”向看“文化”的转变和递进,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作用显著,为更好满足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弘扬丝路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懿 银璐 朱虹)

责任编辑:翟如月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