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12.04

打印

文化中国行丨熊家冢:楚王车马阵的传奇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徐秀丽

浏览次数:2593

image.png

  东周时期,诸侯争霸,群雄逐鹿。以马为动力的战车既是军队的重要作战武器,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楚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雄踞南国,成为“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泱泱大国。在湖北荆州,熊家冢考古遗址公园内,威武壮观的楚王车马阵展示,正是楚国军事实力的有力印证。

  熊家冢考古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发现东周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布局最完整的楚王陵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张场村,东南距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古城约35公里,距东周时期楚国的都城纪南城约26公里。遗址公园占地面积731亩,其中文物保护核心区域占地225亩,由楚王陵主冢、祔冢、殉葬墓区、祭祀坑、车马阵遗址展厅、出土文物陈列馆六个部分组成。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6年至2009年,对部分车马坑和殉葬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套)。

  “楚王车马阵展厅是在车马遗址上就地修建的一座大型跨越式钢结构的展厅,占地8200多平方米,全面展示楚文化、车马文化以及东周墓葬礼制文化,集展示、科研、教育为一体。”湖北省荆州市文物局副局长王立静介绍。

  走进车马阵展厅,抬眼望去,四十座车马坑所组成的车马阵蔚为壮观,楚国“千乘之国”的国之威势,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展现在观众面前。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1号车马坑南北长约132.6米,东西宽约12米,是国内目前已发掘最长的车马坑。目前1号车马坑已发掘三分之二部分,长约79米,已出土43辆车和165匹马,其中两马驾车7辆,四马驾车33辆,六马驾车3辆。”王立静说,仔细观察,会发现所有马车全部朝西,与主冢中楚王头的朝向正好相反,楚国中高等级墓葬中墓主人头均向东,也就是说这些车马都是位于楚王脚的位置。

  根据结构,车辆可以分为配件车、辎重车、战车和礼仪车四大类,不同的类别在当时作用有所不同。

  1号车马坑最北端的长槽,在2006年发掘青铜器200余件,这些青铜器都是车马上面的配件,这里相当于古人设计马车的配件仓库。

  “配件车,古代主要用于运载配件并负责其他马车的维修和保养,所以这辆车类似于现在汽车4S店的作用。”王立静形象地比喻道,辎重车,“辎”是车的一种,辎重就是载运重物的车辆。车厢为田字造型,在当时主要用于搬运粮草运输物资,为后勤补给车辆,相当于现在的货车。

  整个车马阵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是战车。王立静说,战车一般都是四马驾车,因为四马驾的车稳定性最好、跑得最快,古语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便是由此得来。

  “夯土墙以内的是礼仪车,礼仪车大都装有美丽的伞盖,车舆制作精致,装饰华丽。脚下这块区域的礼仪车一共七辆,称为‘遣车七乘’,是送葬的仪仗队。”王立静说,第三辆和第五辆为六马驾车,古书记载,“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同拉的豪华车,也是人们常说的“天子驾六”。

  在整个车马阵中间的马车,用单独的夯土墙将它分隔,位置是在整个车马坑的中轴线上,推测为楚王座驾。

  在展示区还能看到“天子驾六”雕塑,是根据1号车马坑中出土的六马驾车而制作,把“楚王出巡”乘坐的马车形象立体地进行了展示。

  在右侧未发掘区域,展厅运用现代科技声光电加数字化虚拟技术,让沉睡在地底下的车马以虚拟的形式站立起来,与北半部已发掘的车马形成呼应,充分再现“偏广之阵”。

  马车带来了人类交通运输方式以及战争形态的巨大变化。展厅中“腾驾步游 车马奇境”的幻境空间,以光影艺术再现独辀车制作场景、古代匠人的技艺和巧思,探寻璀璨的楚文化。

  在距离楚王车马阵展示区不远处,便是熊家冢遗址出土文物陈列馆。陈列馆建成于2022年,是为了收藏、展示、研究熊家冢遗址出土文物而专门建设的。为了不破坏遗址本体面貌,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层。陈列馆内主要设置地下王国、玉器馆、青铜器馆和影院等相关配套设施。

  “这里展示的青铜器主要出土于熊家冢墓区的殉葬墓或车马坑,并不能称得上有较高等级。但这些青铜文物仍然涵盖了包括礼器、配饰、武器、车马具等几个重要门类。”王立静介绍,从花纹以及器物工艺上看,反映出当时的楚国在青铜铸造工艺上的先进技术,也从侧面展示了楚国贵族及民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得益于科学、细致的发掘保护展示工作,才能让楚国这段历史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图文作者:徐秀丽)

责任编辑:翟如月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