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3 11.06

打印

大美新疆:多元一体兼收并蓄,丝路遗韵映古今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李元梅

浏览次数:32277

图片.png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古就是多元文明荟萃之地。丝路沿线灿若繁星的文物古迹,共同构成一轴内容丰赡、异彩纷呈的历史长卷,共同见证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辉煌历程中,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新疆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用镜头记录新疆文物之美,游走古今探寻丝路遗韵。

图片.png

克孜尔石窟,地处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早开凿的大型石窟群,表现了公元3至9世纪佛教艺术在古龟兹地区的创造发展和高度成就。图为克孜尔石窟外景。

图片.png

克孜尔石窟以独特的洞窟建筑形制和壁画风格,揭示出佛教经西域地区向东传播的历史轨迹,以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过程,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图为克孜尔石窟第163窟壁画。

图片.png

图为克孜尔石窟第8窟主室前壁伎乐飞天壁画。

图片.png

图为克孜尔石窟第38窟后甬道正壁涅槃图。

图片.png

苏巴什佛寺遗址,地处却勒塔格山南麓、库车河东西两岸的冲击台地上,于公元3至10世纪持续沿用,印证了古丝绸之路上古龟兹地区长期作为西域佛教传播中心的历史。图为苏巴什佛寺遗址西寺一隅。

图片.png

苏巴什佛寺遗址包含有佛殿、佛塔、僧房、洞窟等建筑,出土的丝织品、古钱币、文书等遗存佐证了古龟兹地区的多元文化与商贸交流。图为苏巴什佛寺遗址西寺大殿。

图片.png

莫尔寺遗址,始建年代约为公元3世纪,处于天山支脉古玛塔格山东南部一处洪积台地上,是一处由佛塔、佛殿和僧房等遗迹构成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是中原和西域往来交流、中央政权对西域有效管辖和治理的新实证。图为莫尔寺遗址。

图片.png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天山南簏、盐水沟河谷东岸一戈壁台地上,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军政系统的见证,也是汉唐时期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为历经两千多年风雨至今巍然屹立的克孜尔尕哈烽燧。

图片.png

库车友谊路墓群位于库车县友谊路南段,年代约在魏晋时期,以砖室墓为主,其建造方式、形制与中原同时期砖室墓相同。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库车友谊路古墓遗址博物馆。

图片.png

喀什地区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2021年5月新馆布展完毕并对外开放。图为观众在仔细观赏该博物馆展出的北朝三耳压花陶罐。

图片.png

近年来,喀什地区在古城改造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根脉,修旧如旧、活化历史、以文塑旅,文脉流韵滋养着这座古城繁盛至今。图为喀什古城夜景。

图片.png

喀什古城高台民居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古老喀什的脉搏。图为高台民居遗址原貌展示区,远处的喀什昆仑塔和繁华新城与之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古今风貌。

图片.png

高台民居里世代生活着能工巧匠,“高崖上的土陶人家”“砖雕师傅库尔班之家”“维吾尔模戳印花布屋”“铁匠之家”……分布在巷陌之中。图为高台民居居住的土陶艺人。

图片.png

“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是喀什古城里一家“网红打卡店”,店铺名字蕴含了家族烤馕技艺世代传承之意。图为店里的传承人在制作馕坯。

图片.png

流光溢彩的夜色下,喀什古城的人们载歌载舞。图为古城居民纵情舞动,仿佛从千年壁画中走来,天南海北的游客或驻足赞叹,或随之起舞,满城尽显兼容并包的文化魅力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新貌。

(文/图 李元梅)
责任编辑:赵军慧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