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而言,一个平凡的生命遇到一个伟大的时代,可用个人的几十年职业生涯为千年古籍‘续命’,并与国家的文运紧密相连,我何其幸运。”
回望37年的古籍工作发展历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欣喜自己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履职7年来,她始终围绕古籍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去年,她致力推进古籍保护立法,期冀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陈红彦把“全面开展红色文献保护”的提案带上了全国两会。
红色文献价值何在?
红色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构成,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故纸堆”何以镜鉴当下、照亮前路?这是陈红彦常思考的问题。
她认为,红色文献在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四史”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今天,我们需要从红色文献中探明信仰之源、真理之光。”陈红彦指出,红色文献全面记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重要见证,是厘清历史问题的关键证据,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可以说,读懂红色文献,有助于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保护难题“症结”在哪儿?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视,全国各地都在加大对红色文献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与此同时,陈红彦在实际工作中深切感受到,一些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
她认为,目前,红色文献未经过全面普查,家底不清;酸化严重,影响其继续生存,急需抢救;保护基础较弱,措施不力,利用不足。
“红色文献产生于由手工造纸向机械造纸转化时期,加之战争年代物资奇缺,不少红色文献使用的纸张质量较差、酸化严重。”陈红彦介绍,国家图书馆在2004年和2019年开展过调查,检测结果显示:90%以上的红色文献pH值低于4.5。如今相距15年,文献的酸化、脆化程度又有加剧,生存状况堪忧,任其发展,文献将面临50年至100年间逐步消亡的危险。
文献脱酸迫在眉睫
酸化是国内外1850年至2000年文献面临的共同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文献脱酸工作多年,有效抢救了酸化文献,但设备耗材昂贵的因素制约了其在中国的应用。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等中国机构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脱酸液价格大幅降低,脱酸效果好,实验室数据证明可以延续文献200年以上的寿命。
陈红彦呼吁:“推广脱酸技术应用刻不容缓,应尽快实施。之后,还应控制好存藏环境,开展文献修复。”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陈红彦建议,普查红色文献存藏数量和内容,在家底清晰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研究、阐释、传播;检测现存红色文献,摸清生存状况,判断损毁程度,厘清轻重缓急,逐步推进濒危文献的优先抢救,陆续全面铺开修复保护工作。
如何兼顾红色文献的保护与利用,使其从历史证物化为精神力量?陈红彦建议,脱酸加固后的文献应加快数字化进程,保留影像,以数据库形式提供研究利用,减少原件动用,以利永久保存。遴选部分红色文献分专题出版,并作为素材打造矩阵,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渠道、技术手段,弘扬红色精神,延续红色基因,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李元梅)
责任编辑:赵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