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3.07

打印

特别策划 | 坚定信心 履职尽责 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物系统代表委员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徐秀丽 李瑞 赵昀

浏览次数:26830

图片.png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文物系统代表委员肩负全体文博人的重托出席盛会,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大家表示,报告内容丰富,锐意进取,坚定信心,鼓舞士气。

提升文化供给更好惠及民众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准确地总结了2023年的政府工作,成绩亮眼,来之不易。”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文博中心副主任李声能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颇深。
  报告中指出,2024年的工作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的公共文化场馆首先要抓住文化供给这个牛鼻子,在文化系统大力开展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文化供给的能力和水平。公共文化场馆能不能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直接关系到我们文化场馆的服务内容、能力和水平是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文化场馆是否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李声能说,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服务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在思想上清除陈旧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次要在文化供给上进行创新,不断提供更多的适合于人民,适合于时代的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最后我们还要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国家应该更多地支持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和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让优势地区的文化资源发挥更多的辐射带动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结合实际工作谈到,作为文博工作者应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公共服务友好,丰富儿童问题服务供给。这也是她在今年两会《关于将“儿童友好型博物馆”列入“儿童友好城市”发展规划的建议》中提到的。她说,目前,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在推进中存在儿童服务标准引导不足、设施品质不高等问题,均需要探寻更好的方法措施,相信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加促进文博行业在这方面的发展进步。
  据南京文旅部门统计,龙年新春假期南京市纳入监测的重点景区景点、乡村旅游、文博场馆等累计接待游客15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9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日益丰富的文旅活动中,宋燕思考到“要提升大众的旅游体验,就要让旅游消费支付不仅便利,更要多元化、无差别化”,这也是惠民服务的重要环节。她建议,各地公共服务场所针对老龄化与入境国际游客等群体,在支付方式上提供更多元的选择,以数实共生合力促进数字经济格局下的文化和旅游生态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全面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

  “报告2024年任务中和我们密切相关很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说,报告中提到的“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去年我们联合提出“建设中国文化遗产大学”的提案进展顺利。文化遗产保护涉及考古、分析、监测全链条工作,融合化学、生物、物理、地质、结构、材料、岩土、气象等综合学科的支撑,与人文、历史、考古、艺术同向发力。既要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家、学者,也要培养具有操作能力的“大国工匠”。
  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李六三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科研单位,承接了三项国家级重大课题,涉及贝叶经修复、应县木塔修复、壁画彩绘修复研究和修复材料和设备研发。“近年在奖励政策方面已有突破,但是支持政策仍有争取和优化的空间,还要认真研究和争取,充分调研激励科研人员报效国家的同时,也要切实解决科研人员的具体困难,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稳定人才队伍。”李六三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印象深刻,“这一提法让我很意外,显示出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文物保护,力度更大、范围更广。”
  近期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作为殷墟博物馆馆长,陈星灿结合报告里提到的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有着自己的思考,“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等建成开放是一种合理利用,但并不止于将考古发掘的文物搬到博物馆展示,在展示利用的同时应树立起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我们有大量的文物在野外,放在遗址博物馆里的仍是少数,怎么样把这些保护下来,世代传下去,这才是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的要义。”
  “考古发掘也是文物保护的一部分,发掘好、研究透,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谈到今后的工作,作为考古工作者的陈星灿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这里是湘鄂川黔、湘鄂西革命老区,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有五里坪革命旧址、大村会议旧址等16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这里还有长江中游唐代摩崖石窟仙佛寺石窟,有彭家寨、大水井古建筑群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人大代表黄林,就来自湖北恩施来凤县,听取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他深有感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论述深入人心,为我们文物工作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指明了方向。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文物系统恪守初心,奋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恩施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确纳入本年度的工作任务,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身为来凤县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来凤县民族博物馆馆长,黄林结合主责主业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谈到:“2023年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全州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大家团结一心,在感恩奋进中踏实干事创业。去年,全州获得上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746万元,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4000万元,唐崖土司城址保护利用万里茶道鹤峰段申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极大提升了文物工作影响力。全州各博物馆获得免费开放补助资金520万元,共接待参观者121.5万人次,举办社教活动445次。张富清先进事迹展、武陵足音、建州40周年成就展等精品展陈吸引了大批参观者。这些成效展示出恩施州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新进展、新成就。当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恩施作为全国试点之一,全州文博工作者正按部就班、协调合作,扎实推进普查工作,努力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作出恩施贡献。”
  “听取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作为文博行业的一分子我感到非常激动!报告中提到的‘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从政策方针方向上给予我们了一个明显的指向性目标,将我们的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馆员卓娅·巴合提认为,报告中的这一要点促使她立刻思考今后将如何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工作,“从干不干、怎么干到怎样干得更好,我们必须迅速作出这样的转变。”卓娅·巴合提坦言,特别是“系统性保护”这一理念,具体落实起来需要地方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不能“单打独斗”。她解释到:“因为‘系统性保护’不仅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分成很多层面。比如,将创新性方式、方法转化成功后,我们要横向地通过哪些手段贯穿省份、贯穿地州、贯穿县市,形成系统性保护再加以合理利用,这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既十分期待又有了一定压力。”

扎实细致开展文物普查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政府工作报告将“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两会召开前夕,卓娅·巴合提正埋头起草阿勒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她告诉记者,目前,阿勒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协调会已召开,相关工作通知已下发,实施方案和宣传工作方案正按部就班进行中。谈到具体工作时她说,阿勒泰地区和其他地州、省份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国家工作方案指导下,阿勒泰地区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作出了季节性调整,在因地制宜,利用好有效时间开展好此次工作方面不断打磨。“我们也在和很多相关单位敲定此次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包括主要负责边境工作的政法部门等。而在四普宣传上我们也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活态化全程宣传。总体来说,依托协调机制领导小组中各个部门单位,阿勒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持续全力推进,一路向好。”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了四普专业指导组的工作,制订了四普调查标准并参与专业辅导咨询工作。”李六三介绍,文物系统性保护就是从考古、测绘、勘察、病害调查、病因分析、材料成分分析、材料和工艺研发、修复方案编制、实验研究、修复实施、后期监测与评估等业务全链条加强研究与管理,才能做好文物系统性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既是文物医学院,也是文物医院,既要做好基础理念研究,也要做好重大文物修复的实践,对各类文物病害中西医结合,内外科兼治,为保护中华文明物证作出贡献。

(徐秀丽 李瑞 赵昀)
责任编辑:杨亚鹏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