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于历史深处探寻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张丽

时间:2025-01-23 浏览次数:93

  “爆款”文物、“破圈”展览、“打卡”遗迹……当文物以多种样式走进公众视野,被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追星”时,中华文明厚积薄发的无限魅力尽情释放开来。文物及其相关已然成为被“哄抢”的热门资源,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文化记者的重要“跑口”。

  多年来游走于文博展、采访文博专家,不断地为一个个承载深厚历史底蕴、镌刻古老文明印记的文物所震撼时,不禁追问,是什么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累累硕果?于是迫切地想要走进中华文明发源地,于历史深处探寻。 

  2024年仲夏时节,跟随全国政协“推动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专题调研组,终于有机会走进黄河流域的一些主要遗址遗迹与文博院馆——

  丁村、陶寺、仰韶、二里头、偃师商城、双槐树、裴李岗、大河村、殷墟……在这里,文物带着尘封的历史被发掘出土,交由考古工作者阐释与研究,最终转化为新的历史知识。

image.png

殷墟博物馆车马遗址展区

image.png

殷墟甲骨文

  临汾博物馆、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龙门石窟、河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这里,文物承载着优秀文化基因,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被推广与传播,与文物打交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至今仍记得来到我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仰韶村遗址时的瞬间感受。那时正值丰收季,驱车入村的道路两旁是刚刚收割过的金黄田野,仍留有麦香,可以想象出仰韶村村民大丰收的热闹景象与美好心情,仿若百年考古在中国大地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重大成就。

image.png

仰韶遗址考古现场

  穿行于这些遗址遗迹与文博院馆中,我始终在想,不管是人前“文博热”的葳蕤绽放,还是背后考古工作者甘坐“冷板凳”的执著坚守,都在致力于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讲好怎样的中华文明故事,为什么要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如何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这让我想起2024年采访中遇见的几个场景。

  在陶寺遗址,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坚信“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他于2004年挖掘出陶寺观象台观测点,现已扎根田野考古发掘第一线20多年。黝黑的皮肤,是他风吹日晒的见证;动情的讲解,展现他对考古发掘的热爱。与他在一起的,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有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还有田野学习的学子。类似的情形,见于多个考古发掘现场。

  在龙门石窟,见到一群群隽秀古风装扮的年轻人穿梭其中,他们不仅是观景者,还融于其中成为一道美景,散发着美丽而自信的光芒。带我们参观游览的讲解员马丁已在短视频平台上“风生水起”,凭借引人入胜的石窟故事吸粉万千,让更多人见到石窟之美。

  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桑林祈雨”“仲丁迁隞”等商文明故事在环形浮雕上呈现。时不时响起“这是什么”“为什么”的稚嫩童声,随之而来的是提前做好功课的家长们脱口而出的答案。还有河南博物馆,不少“洋面孔”带着惊奇与探索的目光久久盘桓恋恋不舍。

  ……

  在文物里,在文物的发掘地,在文物的发掘者、研究者、修复者、传播者、参观者等的身上,辅以科技等加持,传统与现代实现有机衔接,中华文明故事从中传承与传播。文化记者又何尝不是其中一员。

  于历史深处探寻,那里蕴藏着中华文化基因密码,带给文化记者以源源不断的养分。

  还记得刚走进殷墟博物馆时的一眼所望,其迎面而立的高墙上镌刻着九个醒目大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何其有幸,越来越多的文物故事、中华文明故事正被我们见证、记录与传播。

(人民政协报记者 张丽)

责任编辑:翟如月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