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24 06.11

打印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北魏彩绘木棺

编辑:陈昱昊 郑妙

浏览次数:4884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北魏彩绘木棺

丁勇 曹家芃

  摘要:现藏内蒙古博物院的两具彩绘木棺虽年代久远,但棺板彩绘颜色鲜艳,画面内容基本完好。根据画面内容确定为北魏时期的两具木棺。在述清现存棺板彩绘内容的基础上,对所绘内容表现出的北魏时期生产、生活形态进行了考证,推断其时代为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的彩绘木棺。

  关键词:北魏; 彩绘木棺; 鲜卑汉化

  2006 年 9 月,原内蒙古博物馆( 现内蒙古博物院) 历史部工作人员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征集到两具古代彩绘木棺,木棺上的彩绘色泽鲜艳,画面保存完好,画面内容丰富,是研究当时历史经济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一、木棺基本情况

  彩绘木棺的准确出土地现已无从考证。据征集时知情人介绍,木棺出自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征集时木棺已散为单板,木棺板上均有彩绘图案。按照所绘内容和木棺结构,经简单拼装,属于两具木棺的前后左右棺板,棺盖和棺底板已腐烂,难以复原。现将这两具彩绘木棺分为彩绘木棺A和彩绘木棺B,分别简介如下。

  (一) 彩绘木棺A

  棺木为柏木,现存棺左侧板、右侧板、前头挡板和后足挡板,边缘处均略有腐朽。左侧棺板( IMM016973)长210厘米,高83厘米,厚3.5厘米;右侧棺板(IMM016974) 长、高、厚与左侧板相同;棺头挡板(IMM016948.1)高85厘米,宽86厘米,厚3.2厘米;棺足挡板( IMM016948.2)高38厘米,宽32厘米,厚3厘米。4块棺板均满绘图案。

  彩绘木棺A左侧棺板山野狩猎图(图1)。整个棺板由三块木材拼接而成,拼接处以若干亚腰形燕尾榫固定。整体棺板打磨平整后施赭红底色,其上用朱红、白、黑等颜色绘画,画面四边为品字圆形图案配以S形线条组合成装饰边框,象征性地绘出山峦、树木、河流。棺板中间区域布满山丘、河流、飞禽走兽,其间有 3 位骑马猎手飞驰间拉弓射箭,也有站立猎人头戴狍头帽为伪装,正在射杀奔跑的鹿群。河流旁有穹庐顶毡帐。整体画面灵动而欢快,山川、河流、树木、毡帐、骑猎之人、伪装猎人、老虎、野猪、鹿、飞禽等多元素跃然画上,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山野狩猎景象。

image.png

  彩绘木棺A右侧棺板庄园生活图(图2)。整个棺板与左侧棺板形制、制作工艺相同,彩绘画面的四边为品字圆形图案配以S形线条组合成装饰边框,象征性地绘出山峦、树木、河流。中间区域绘有山丘、河流、树木、农田、穹庐顶毡帐、辎车、犊车、露车、牛,还有穿着各色衣物的侍者多达20人以上,栩栩如生,将农耕封建庄园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彩绘木棺A棺头挡板墓主人厅堂图(图3)。棺板由3块木板拼接而成,拼接处由亚腰形燕尾榫结合。整体棺板正中四方形施以赭红底色,两边留有与左右两侧棺板相衔接的木肩,画面施以朱红、黑、白等色,正中绘墓主人端坐于高大的汉式厅堂建筑物之内的几案上,建筑物庑殿顶,屋脊两端鸱尾上翘,条条瓦垄清晰可见。几案上的墓主人为男性,头戴黑帽,身着红色宽袖长袍,左手持一物,右手持麈尾举于肩上。墓主人身后靠背上有网格状图案,左右各有1名侍者及树木,几案前置生活用具耳杯及壶,上端屋外绘有神树及神鸟。

image.png

  彩绘木棺 A 棺足挡板神幢图(图4)。足挡板由木块拼接而成,整体棺板正中四方形施以赭红底色,两边留有与左右两侧棺板相衔接的木肩。画面饰黑、白两色多束神幢,反映了墓主人受道教思想影响。

image.png

  (二) 彩绘木棺B

  棺木为柏木,边缘处均略有腐朽,由棺左侧板、右侧板、前头挡板和后足挡板组成。左侧棺板( IMM016964.1) 长214 厘米,高70厘米,厚5.3厘米; 右侧棺板( IMM016964.2) 长、高、厚与左侧板相同; 棺头挡板( IMM016977.1) 高94 厘米,宽75厘米,厚5.5厘米; 棺足挡板( IMM016977.2)高59厘米,宽37厘米,厚5.3厘米。

  彩绘木棺B左侧棺板青龙图(图5) 。由三块木板拼接而成,拼接处由亚腰形燕尾榫连接。棺板表面打磨处理平整后,用朱红、白、黑、绿诸色绘青龙飞舞于云气天花之间。龙身修长,四肢伸屈自如,龙身鬃毛飘逸,龙嘴微张,龙眼目视前方。行龙周边装饰宝珠、宝莲等瑞物。

image.png

  彩绘木棺B右侧棺板白虎图(图6)。由三块木板拼接而成,拼接处由亚腰形燕尾榫连接。棺板表面打磨处理平整后,用朱红、白、黑、绿诸色绘白虎游走于天地之间。白虎体态修长,四肢健壮有力,虎身用红、绿、白、黑色修饰,虎首怒目圆眼,呈呲牙仰首状。白虎周边装饰宝珠、宝莲等瑞物。

image.png

  彩绘木棺B棺头挡板墓主人厅堂图(图7)。挡板由五块木板拼接而成,拼接处留有亚腰形燕尾榫,棺面打磨平整后施赭红底色,左右两边留有与棺侧板相衔接的木肩。画面施以绿、红、黑、白等色,正中绘墓主人端坐于高大的汉式厅堂建筑物之内的几案上,建筑物庑殿顶,鸱尾上翘。墓主人为女性,头戴华胜,双耳着珥,身着黑色内袍,外披红色大氅,端坐于几案之上,左手持物,右手持麈尾举于肩,墓主人身后靠背上有网格状图案,主人身两边及身后为侍者。几案前三乐手跪坐于席上,或弹奏琵琶,或吹奏笛子,或打击细腰鼓。其旁边一侍者手牵鞍韂装配齐全的高头大马,正在表演马舞。最下方地上置洗、釜、鍑、火盆、盘口壶等器物。

image.png

  彩绘木棺B棺足挡板二人戏龙图(图8)。由三块木板拼成,上绘两个身着白色衣物的男侍者,一人手持长杆挑动一龙头状物体,另一人对准龙头手持弓箭做拉弓放箭状。

image.png

  二、木棺时代及墓主人族属、社会地位和下葬时间推定

  木棺征集之时,根据彩绘木棺上的绘画内容,初步将其年代定在北魏时期。这一时期保存如此完好的木棺,在内蒙古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国内资料也不多见。征集入藏后,内蒙古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者立即对两具木棺进行了清理保护。随着清理保护工作的完成8块内容不同、画风接近、画面信息量巨大的彩绘棺板呈现眼前,让我们深刻领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蒙古地区的风土社情。

  尤其是棺木 A,左右两侧的山野狩猎图和庄园生活图,一面是反映游牧民族生活的打猎场景,另一面是反映东晋以来田园士大夫的生活场景,在墓主人棺椁之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民族融合的生动图景。

  彩绘木棺出自阴山北麓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它地处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市西北部。四子王旗地形从南至北由阴山山脉北缘、乌兰察布丘陵和蒙古高原南缘三部分组成。统观地形趋势,东南高而西北低,海拔高度为1000—2100米之间,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1—6摄氏度,平均无霜期108天,全年降水量在110—350毫升。由于所处高原、寒冷、干旱等环境因素,木棺在埋藏1700多年后重见天日,其棺板上的彩绘还清晰可见,实属难得。

  北魏的建立者拓跋鲜卑是中国北方古老民族东胡的后裔。檀石槐鲜卑军事部落联盟的西部大人推寅就是学界公认的拓跋鲜卑先祖献帝邻[1]137—174。大约在东汉晚年,他已率部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徙到了阴山北部草原地区。历经波折,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地学界尚有争议)大会诸部,即代王位,建元登国。不久迁都盛乐(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改称魏王。公元398年,拓跋珪称皇帝,史称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史称北魏。拓跋鲜卑从拓跋珪建代国开始,到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共经历了三代50多年的励精图治,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与南朝的刘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统一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

  北魏建立后,为防御北方柔然等游牧民族南下侵扰,在今四子王旗及东西两翼的北魏边境地区陆续建立了防御柔然的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统称北魏六镇。两具木棺的主人,应该是与北魏六镇关联的贵胄。由两具彩绘木棺的墓主人厅堂图棺头挡板画面分析,木棺A彩绘墓主人为男性(图 9) ,木棺B彩绘墓主人为女性(图10) 。再根据彩绘木棺的画风接近,为同一时期作品,由此推断两具木棺主人可能为夫妻。

  结合两具木棺的出土地理方位及木棺板上的彩绘内容,我们推定墓主人应该是北魏时期驻守在北部边陲六镇地区的门阀贵族,男女墓主人均为高度汉化的鲜卑人,下葬时间是在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后,即公元5世纪末。

image.png

image.png

  三、彩绘木棺反映鲜卑汉化的若干问题

  两具木棺上的彩绘色泽鲜艳、人物景色惟妙惟肖,可见画工的绘画手法非常娴熟。与1991年和林格尔县鸡鸣驿发掘清理的北魏壁画墓相比较[2]17—20,图案布局、人物表情、透视关系等都远远高于后者。木棺上的诸多绘画内容反映了这个时期政治、生产、生活诸方面汉文化和北方民族文化广泛而深刻的交流交融,而汉化已经成为鲜卑上层社会的主流。

  (一)畜牧狩猎与农耕

  在彩绘木棺A左侧棺板上,展现了骑马打猎和头戴伪装的猎人站立打猎的场景。棺板上还出现了多种飞禽走兽(图 11)。鲜卑是游牧民族,畜牧与狩猎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主业。公元 396年,拓跋珪始建曹省,其中下设龙牧曹②、羽猎曹,分别是掌管畜牧业生产和狩猎的机构。当时北魏边境地区不少归附北魏的部族,如敕勒、吐谷浑等,都保持着部落组织,过着游牧生活。拓跋本部牧民也继续从事畜牧业生产,游牧生活往往兼营狩猎作为补充。从民俗考古学角度考察,头戴伪装的猎人站立打猎的场景,与当代鄂伦春族猎人打猎的狍头帽伪装方式十分相似。

image.png

  而在彩绘木棺 A 右侧棺板中,则出现了与左侧棺板画内容截然不同的反映农耕经济的庄园生活图景(图12)。拓跋鲜卑进入中原后,原有的豪族地主势力控制社会和农民深陷于依附地位的局面没有改变。北魏统治者一方面大力吸收豪族地主进入政权体系; 另一方面,拓跋鲜卑上层大量占有土地,成为新的大地主。迅速汉化了的鲜卑庄园主效仿中原农耕庄园主们的生活场景自然就出现在了棺板画上。墓主人左右两侧棺板的彩绘正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社会经济剧烈融合变化的真实反映。

image.png

  (二)穹庐与厅堂

  彩绘木棺A左右两侧棺板都出现了穹庐毡帐的形象(图 13)。穹庐毡帐由圆形的室和半球形的盖组成,室有门和窗。穹庐毡帐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智慧的杰出创造。它便于安装拆卸,适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圆形设计,能抵消强劲的风力。它与现代蒙古包十分相似。《汉书·匈奴传上》载: “匈奴父子同穹庐卧。”[3]925南北朝时,南朝齐武帝在齐永明十年(公元492年,北魏太和十年)遣将出使北魏。他们这样描述拓跋鲜卑的毡帐: “以绳相交络,纽木枝枨,覆以青缯,形制平圆,下容百人坐,谓之‘伞’,一云‘百子帐’也。”[4]1098 即用牛毛绳从各面绑缚,结扎木条(或柳条),做成伞形支架。当时的穹庐帐顶不仅使用毡,贵族之家或豪门大户更有用丝织品作为帐顶装饰的。此时穹庐毡帐形制已相当成熟,且使用广泛。

image.png

  在两具彩绘木棺的棺头挡板上,男女墓主人居住的都是高大的汉式厅堂建筑(图14),厅堂内的装饰和摆设也多是中原定居生活的样式。这也是墓主人高度向往中原农耕经济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穹庐和厅堂这两种居住形式的同时出现,是当时北魏社会在剧烈变革中民族融合的真实反映。

image.png

  (三) 汉式车与游牧车

  在彩绘木棺A右侧棺板中,多次出现车舆的形象(图 15),有牛拉辎车、犊车、露车等。牛拉辎车属于安车类,有邸,为辎车型衣车。两旁开窗,后部辟门,即《周礼·巾车》郑玄所称的“辎车后户”[5]1047。因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故名鳖甲。与《晋书·舆服志》记载“画轮车,驾牛,以彩漆画轮毂,故名曰画轮车。上起四夹杖,左右开四望,绿油幢,硃丝络,青交路,其上形制事事如辇,其下犹如犊车耳”[6]202 的描述十分相似。《宋书•礼志五》云: “辎车,即辇也。”[7]543 关于辇车,《南齐书·舆服志》有如下记载: “辇车,如犊车,竹蓬。后户,四望,漆郭尘板在兰前,银星花兽幔竿杖。”[8]375说明画轮车同样是“举其栈通覆车上”,鳖甲形牛车在出行队伍的中央,车体结构复杂,车身装饰华丽,规格远高于前后车辆,属于墓主人的驾乘之车。车舆制度是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拓跋鲜卑入主中原之前,行于马背之上,游牧射猎为主,亦无车制可言。拓跋珪建国后,草创车舆之制,“虽参采古式”[9]2811,制造成了一批御用车舆,但其形制“多违旧章”[9]2811。犊车即牛车。露车即无帷盖的车子,一般是游牧迁徙时拉重物的车子。

image.png

  (四) 服饰和发式

  在两具彩绘木棺上,出现的男女墓主人和侍者形象(图16、图17) 多达 20 余人,服饰及发式各不相同。拓跋鲜卑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其服饰原本属于衣袴式的“短制褊衣”,其发式则同于我国古代大多数北方民族的辫发[10]70—84。《南齐书·魏虏传》记为“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4]1089。随着拓跋鲜卑建立政权,且政治中心一步步从盛乐到平城,再到洛阳,尤其是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得这时期的服饰和发式既有鲜卑化的风格遗留,又有中原汉化服装的特点。棺板画上的男女墓主人的服饰都已经是中原汉式上层人士的褒衣博带。男主人的冠饰和女主人的发式也是中原汉式风格。彩绘棺板上的侍者可分为贴身侍者、出行随从、庖厨、宴饮、乐工、马役、杂役等。但从服饰和发式上来讲,胡汉糅杂,侍者中有人头戴鲜卑帽,身着汉式袴褶。女侍者的发式出现了在隋唐时期非常流行的高发髻式。

image.png

image.png

  (五) 胡汉乐器

  在彩绘木棺B棺头挡板墓主人厅堂图上,描绘的是几案前三乐工跪坐于席上,或弹奏琵琶,或吹奏笛子,或打击细腰鼓(图18)。北魏时期,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深,整个社会的音乐审美也发生了转变。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时期的金石之乐逐渐衰落,沿丝绸之路诸族及域外各国的器乐与乐器大量涌入,为中原传统音乐艺术注入新的血液。彩绘木棺上的乐工演奏图说明,在民族融合背景下中原音乐和“胡乐”完美结合,并流行于鲜卑贵族阶层。1977年7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发现的北魏墓中[11]38—41,也曾出土过8件舞乐俑。其中的乐俑或双腿跪坐,或一腿跪坐一腿曲蹲,以各种姿态表现出吹奏、弹拨、击打等使用乐器的动作,证明了北魏时期器乐与乐器的繁荣。

  棺板绘画中乐工弹奏的是当时盛行的梨形琴体的曲项四弦琵琶“胡琵琶”。中国史籍中出现“琵琶”的记载,始于东汉时期。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记载: “枇杷,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12]97传统的直颈琵琶,是一种木制、直柄、圆形音箱、四弦十二柱、竖着演奏的用手弹拨的乐器,之后被称为“汉琵琶”。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迁移、大交流、大融合,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外域琵琶正是在这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成为风靡一时的乐器。《隋书·音乐志下》中记载: “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13]378“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13]379 这是外域琵琶传入我国的较早文字记录。

  棺板绘画中十分清晰地体现了曲项琵琶的特点。出自西域的曲项琵琶,因其形制而得名。曲项是指其琴颈上端弦轴部分(琴头)突向后折,与面板形成近 90 度的直角,这是曲项琵琶区别于“盘圆柄直”汉琵琶的最主要特点。曲项琵琶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音箱为梨形,而汉琵琶为圆形。曲项琵琶和汉琵琶的演奏方式也不相同。曲项琵琶演奏时细小的琴头一端,置于演奏者身体左下,明显低于梨形音箱一端。此棺板绘画中的琵琶演奏方式就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曲项琵琶这类外来乐器的独特表现力得到人们肯定,已逐步融入中华音乐文化,成为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image.png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 “( 笛) 武帝时丘仲之所作。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于雅正也……其后又有羌笛。”[14]304笛属于气鸣类乐器。目前考古发现的远古时代骨笛,以 1987 年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多音孔骨笛为代表。贾湖遗址骨笛用截去两端骨关节的丹顶鹤尺骨制成,表面磨光,中段稍细,两端渐粗,距今已有 7800 年至 9000 年的历史。棺板绘画中乐工吹奏的是当时流行于塞外的笛子,称为“羌笛”。大概在南北朝以后,将笛称为“横吹”或“横笛”。

  棺板绘画中乐工打击的是细腰鼓。细腰鼓又称腰鼓,是一种传统打击乐器。汉魏时广为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在云冈石窟北魏雕刻中,有很多演奏细腰鼓的形象。

  (六) 舞马

  在彩绘木棺B棺头挡板墓主人厅堂图上,一名侍者手牵鞍韂装配齐全的高头大马,正在进行舞马表演(图18)。表演的马匹似西域的大宛马,马笼头、马鞍、鞍韂及马后鞧带一应俱全,马颈部鬃毛直立,马头呈低垂驯服状,马匹后腿曲立,前腿右腿直立,左腿抬起做叩拜状。

  舞马表演源于西域,那里曾经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马匹的地方之一。据史料记载,我国的舞马表演始于汉代,兴起于南北朝,在唐代达到鼎盛。舞马是当时驯马戏中的一种,它不是人骑在马上表演骑术的技巧,而是训练马自身随着乐工演奏的乐曲翩翩起舞,跳跃旋转。南北朝时期舞马表演成为统治者的新宠,备受关注。舞马活动在贵族阶层中非常流行,当时选用的马匹叫“青海骢”,产自西域吐谷浑。最初的舞马是由同为鲜卑族属的西北吐谷浑人培养、训练后,以朝贡的方式进贡皇室的,《宋书》《魏书》等史书中都有相关记载。《北史》记载了西魏大统初年,当时的吐谷浑王夸吕遣使献能舞之马与羊、牛等牲畜的事迹。《南史·谢庄传》曾记南朝宋大明元年( 457年) ,“时河南献舞马,诏群臣为赋,庄所上甚美。又使庄作舞马歌,令乐府歌之”[15]556。唐代是舞马发展的顶峰时期。舞马作为上层贵族的娱乐项目,出现在宫廷娱乐活动之中,民间百姓无缘相见。舞马在当时被视为盛世祥瑞之物,深受权贵们的喜爱。1976 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北山唐墓中的陶舞马(图19),高42厘米,长41.3 厘米。马长鬃披颈,昂首张嘴,马头微微侧向一边,它三足立于平板之上,左前蹄悬空向内弯曲,与本棺板绘画上的舞马动作十分相似。经研究后发现,马匹做出这种高难度动作,既需要马匹自身具备超高的柔韧性和灵活度,还要有专业驯马人长时间的训练调教。

image.png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判定两具彩绘木棺应该是公元5世纪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的文化遗存。我国古代葬具在汉代之前是棺椁并重。东汉时期随着砖室墓的广泛流行,椁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到南北朝时期棺成为主要的葬具。该木棺沿用了鲜卑人传统头大尾小的木棺制作风格。棺板绘画内容既表现了游牧狩猎文化,又表现了中原汉式农耕文化,反映出在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后北魏社会变革中的多元文化元素在碰撞中融合的客观过程。

  此两具北魏时期彩绘木棺是内蒙古地区首次发现。北魏时期的墓葬中,曾发现过墓室壁画、石椁壁画、木板漆画、木棺漆画和木棺彩画等。如1965 年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16]20—33、1973 年宁夏固原北魏墓葬棺板漆画[17]45—56、1977 年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18]40—51、2005 年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19]4—24、1997 年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20]35—47等。这些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北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视觉形象资料。

  现藏内蒙古博物院的这两具北魏彩绘木棺,棺板绘画中展示的成组的狩猎场面和封建庄园经济下身穿华服端坐的墓主人、成群的侍者、舞乐艺伎,以及象征着墓主人乘坐或使用的车具、毡帐等,都是当时北魏上层社会墓葬中常用的艺术表现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说明了墓主人应该是汉化的鲜卑人。棺板绘画中出现北魏时期舞马的形象,是目前实物资料中发现最早的舞马形象。1970 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金银器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21]30—42,为人们提供了唐代舞马的生动的形象。棺板绘画中的舞马形象印证了早在北魏时期舞马表演已经出现在贵胄人家了。

  北魏彩绘木棺上的内容,还原了北魏时期位于北部边陲六镇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原貌,弥足珍贵。

  注 释:① 本文照片由内蒙古博物院摄影师孔群先生提供,文物基本信息由内蒙古博物院典藏部沈莎莎副部长提供,后文不再一一说明,在此一并致谢。

  ②魏收《魏书》卷三十《吕洛拔传》记载:“长子文祖,显祖以其勋臣子,补龙牧曹奏事中散。以牧产不滋,坐徙于武川镇。”中华书局1974年732 页。

[参考文献 ]

  [1]曹永年.三国两晋时期的内蒙古[M]//曹永年.古代北方民族史丛考.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张文平,包桂红.内蒙古魏晋北朝考古综述[J].草原文物,2019(1) .

  [3]汉书卷九十四: 匈奴[M]//班固.汉书.北京: 中华书局,2007.

  [4] 南齐书卷五十七: 魏虏 [M]//萧子显. 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2017.

  [5]周礼注疏·春官宗伯下:巾车[M]//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晋书卷二十五: 舆服志[M]//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7]宋书卷十八:礼五[M]//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18.

  [8]南齐书卷十七:舆服[M]//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2017.

  [9]魏书卷一百八: 礼志四[M]//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孙机.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M]//孙机.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11]郭素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 [J].文物,1977( 5).

  [12]释名卷七: 释乐器 [M]//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2016.

  [13]隋书卷十五: 音乐下[M]//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14]风俗通义卷六:声音[M]//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南史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M]//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J].文物,1972(3) .

  [17]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报告[J].文物,1984(6).

  [18]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J].文物,2001(7).

  [19]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10).

  [20]刘俊喜,高峰.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J].文物,2004(12).

  [21]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J].文物,1972(1) .

【我要纠错】